新春第一會鳴響發令槍,關鍵詞看懂各地今年「怎麼幹」
2月5日是蛇年春節後的首個工作日,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優化營商環境、區域戰略等成為高頻詞。
有些地方提出新想法、新舉措;有些地方連續多年對準同一主題,持續破題。此外,包括北京、浙江等在內的多個省份提到,確保一季度「開門紅」。
聚焦高質量發展
記者注意到,北京以及廣東等「經濟大省」將今年的新春第一會聚焦高質量發展。
當天,北京召開2025年首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對抓好各方面工作進行再動員、再部署。
會上,市委書記尹力提到三個「要看到」:要看到形勢依然複雜嚴峻,主動識變應變,豐富政策措施;要看到任務十分艱巨繁重,盯住每個季度,抓牢每個指標;要看到首都工作具有代表性指向性,努力在經濟穩中向好、科技創新引領、開放激發活力、提質增效惠民等方面走在前列。
圍繞「高質量發展」這一關鍵詞,全面深化改革創新、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縱深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推進鄉村振興、持續增進民生福祉、織密紮牢社會保障網、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加強超大城市治理、激發社會發展活力以及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成為題中之義。
廣東已經連續三年在春節後首個工作日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今年的主題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兩個變化值得關注,一是今年的大會首次安排縣委書記現場發言;二是會上透露,廣東已正式成立民營經濟局。
當天大會上,汕尾市海豐縣委書記郭文炯、惠州市博羅縣委書記周耿斌、陽江市陽西縣委書記張秀潔在大會現場發言。三位縣委書記不約而同提到了實施「百千萬工程」的成效和下一步打算。
新春第一會安排縣委書記發言釋放了廣東省「補齊短板」的決心。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短板」。黨的二十大以後,廣東省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提出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即「百千萬工程」,並作為廣東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頭號工程」。按照時間表,2025年是實施「百千萬工程」的第三年,也是實現「三年初見成效」這一目標的關鍵節點。
此外,廣東省發展改革委主任艾學峰在大會上透露,省發展改革委已正式成立民營經濟局,將積極支持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廣大企業在粵發展,並表示,將加強與廣大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及時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突出改革創新
同為經濟大省的山東,新春第一會的主題為「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雖然主題也是高質量發展,但切口更小,將抓改革創新「置頂」2025年重點工作。
會議指出,要以標誌性改革創新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並明確10項重點改革內容。記者注意到,這些改革內容較為具體,如深化融資平台和城投公司轉型改革,剝離政府融資功能;深化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穩妥推動兼併重組、減量提質;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深化重組整合,完善內控體系;深化濟青都市圈協同聯動改革等。
官方數據顯示,作為國資國企大省,山東大力推進國企「瘦身健體」,省屬企業兩年累計壓減權屬企業1325戶,總部機構數量壓減14.9%、人員編製精簡15.9%。下一步的改革重點是增強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競爭力。
浙江省新春第一會的主題是「忠實踐行‘八八戰略’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會議通報了各領域2024年度綜合考核結果。
談到改革創新這個根本動力,省委書記王浩指出,浙江要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積極推進牽一髮動全身的重大改革,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創新,一體推進重點任務、重點工作、重大改革,激發強大動力、提供制度保障。
鎖定優化營商環境
一些省份新春第一會連續多年對準同一主題,如上海、遼寧、河北均將目光繼續對準優化營商環境。
從2018年開始,在歲末年初召開全市大會,討論新一年優化營商環境方向,已經成為上海經濟建設的重要傳統。今年的新春第一會,上海發佈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標題為《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當地媒體稱,「提升企業感受」這樣的通俗表達首次被放在大標題中。
記者注意到,在8.0方案的58條任務中,有6條涉及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分別是規範牟利性職業舉報、營造清朗的輿論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嚴格規範涉企案件辦理、加強法治護企、清理拖欠企業賬款。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的內容佔比較過去有明顯提升。
此外,8.0版方案還首次將「夯實營商基層基礎」單獨列出,「鼓勵街鎮在監管創新、交通管理、商居協調等方面探索創新」。這意味著,將對園區、街鎮等基層單位的營商建設投入更大力量。
遼寧也再次將「新春第一會」聚焦同一主題,召開全省優化營商環境暨三年行動決勝之年動員大會。
遼寧省委書記郝鵬強調,要強化法治建設、優化公共服務,讓各類經營主體在遼寧擁有獲得感、禮遇感和歸屬感,同時,推出一批具有遼寧辨識度的改革舉措和經驗成果。
郝鵬說,「誰破壞遼寧的營商環境,誰就是在破壞遼寧的振興發展,就是在破壞遼寧的未來,就是在破壞遼寧人民的幸福。我們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發現一起、處理一起,絕不手軟、絕不姑息!」
河北當天召開了全省優化營商環境企業家座談會,這是河北連續三年將「新春第一會」對準同一主題。現場聽取企業家意見建議,現場研究解決實際問題,「新春第一會」本身也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
發力區域戰略
湖北的新春第一會關鍵詞為「中部柱蠆式」,全稱是「全省加快建成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柱蠆式推進大會」。
如何理解「中部柱蠆式」?從地理上看,湖北東連長三角、西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南連粵港澳大灣區、北通京津冀,在全國經濟地理格局中處於承東聯西、南北交流的中心位置。同時,湖北也處於中部六省的中間位置,具有樞紐意義。
對此,湖北省委書記王忠林指出,柱蠆式,就是事關戰略全局的支撐點、撬動點、製高點、關鍵點,就是要在區域發展上快於、好於、優於、強於其他地區,更好服務帶動其他地區發展。
湖北的「柱蠆式建設」以2030年和2035年為時間節點,分「兩步走」,明確提出「一年開新局、五年大變化、十年結碩果」,重點實施七大戰略、整體提升七個能力,打造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樞紐、引領中部地區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中國式現代化的區域樣板。
目光轉向西岸,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推進大會」召開。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強調,要推動西岸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具體舉措包括,持續做大做強「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系,部署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全力推動房地產和建築業企穩回升,擴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影響力吸引力,持續發力建設西岸金融中心等。
此外,2月5日,安徽召開「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大會」,甘肅召開「全省‘三抓三促’行動推進會議」,貴州召開「全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推進會」。
正在全力建設自由貿易港,並將於2025年底實現封關運作的海南聚焦「人才」,召開海南省人才大會。湖南召開招商引資工作座談會,這是湖南連續第二年將新春第一會聚焦招商引資,省委書記、省長均參加座談會並講話。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劃之年,一年之計在於春,各地的新春第一會聚焦新一年的發展重點,向外界釋放了發展的信號和決心,具有「風向標」意義,接下來如何落實,值得期待。
新京報記者 薑慧梓
編輯 白爽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