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這個經歷12級大風的村莊,今年要舉辦國際月季大會
2月6日22時,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的高山玫瑰園,氣象部門監測到12級大風。高山玫瑰園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澗溝村,村莊海拔820米,比監測點所在的高山玫瑰園低400米左右,從村委會開車到高山玫瑰園,只需要10多分鐘。
「安然無恙,有驚無險。」2月7日早晨,澗溝村村支書趙誌強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說。按照此前說法,8級是大風,9級是「烈風」,10級就能損害房屋,11、12級「陸上少見」。但或許只是瞬時風力,或許只是高空「路過」?趙誌強發現,與號稱12級的大風「擦肩而過」,這個今年還要辦國際月季大會的村子,房屋、道路、車輛,一切安好,就連鋼架支撐的古樹,也安然無恙,山上的玫瑰園同樣沒有遭遇危險,園區的建築完好無損。一切安好當然是最好的結局,但其中到底有什麼門道,其實村里人也挺希望有個氣象學上的解讀。

橙色預警中:他們做好了一切準備
據北京市氣象局發佈的消息,2月6日,北京出現入冬以來範圍最大、強度最強的大風降溫過程。在2月6日22時,北京記錄到出現12級風的站數為2個,分別為門頭溝的高山玫瑰園(35.3米/秒)和靈山(33.1米/秒)。
高山玫瑰園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澗溝村,是澗溝村多年建設的現代產業園,也是京西知名的旅遊打卡地,海拔1200多米,種植面積約800畝左右,種植著60多萬株玫瑰。
澗溝村位於高山玫瑰園下方,一處海拔820米左右的小盆地中,是距離玫瑰園最近的地方。趙誌強介紹,早在2月4日,村里就接到了大風的通知,2月6日上午,接到了橙色預警的通知,按照應急預案,檢查應急物資,安排值守人員,通過微信群、大喇叭通知村民注意事項,「主要是提醒大家,大風天氣,夜間減少出行,不可野外用火等。此外,在橙色預警之後,我們還在上山的路上安排人值班,勸返遊客。」
位於北京門頭溝區清水鎮的靈山,也是記錄到12級大風的點位之一。而位於靈山的江水河村,是北京海拔最高的村莊,村口海拔1400多米。江水河村第一書記魯琪,也同樣值了一夜班。他告訴記者,風速30多米的監測站,在村莊頭頂的山上,村里的海拔低一點,而且有山阻擋,風雖然很大,但他估計沒有監測點那麼大。不過,江水河村是一個風口,確實能感受到大風的呼嘯。
親曆者說:村里連大樹都沒事
2月6日晚上,趙誌強在村委會值了一夜班,預警啟動之後,村里24小時有人值班,隨時準備處理突發事件。
入夜後,風越來越大,趙誌強的手機一直拿在手裡,白天已經通知所有村民,任何突發情況,都要第一時間告知村里,以便隨時應對。倉居里有發電機、水、食物等,這些應急物資常年儲備,主要是為每年防汛,但像這樣的大風天氣,也可能用得上,要仔細檢查一遍,萬一需要的時候,隨時可以用。
一直到早晨,村里都沒有發生突發情況,天剛亮的時候,趙誌強就和村幹部們開始在村里巡查,古樹、房屋、道路、停車場,一切安好,就連鋼架支撐的大樹,也安然無恙。

隨後,趙誌強和同事們開始巡查山頂上的玫瑰園,玫瑰園同樣沒有遭遇危險,園區的建築也完好無損。
玫瑰園是一片高低錯落的梯田,玫瑰還沒有發芽,山上氣候涼,玫瑰發芽要到4月以後,花期在5月底到6月。一夜大風之後,碧空如洗,層層疊疊的梯田,在湛藍的天空下,顯得格外乾淨和美好。

江水河村也同樣安全度過了大風,魯琪說,早晨巡查的時候,村里的人、物都安全,一切無恙。
山上的村莊:今年要開國際月季大會
北方的山村中,冬季常住人口較少,許多人進城過冬。在清水鎮江水河村,常住人口只有幾十人,而妙峰山鎮澗溝村,常住人口稍多一些,大約有170人。過了冬天,人們會漸漸回歸,在村里操持產業,經營生活。
位於靈山的江水河村,村里許多人家都開民宿,到了春季,旅遊旺季開啟,人們回到村里,接待遊客。尤其是京蔚高速開通之後,從城區到村里,只需要1小時左右車程,遊客變得更多了。

澗溝村的高山玫瑰園,是村里的主要產業之一,每年觀光收入有200多萬元。這裏種植的玫瑰,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村里還開發了玫瑰餅、玫瑰醬、玫瑰茶、玫瑰油等各種玫瑰產品,許多村民以此為業。
妙峰山玫瑰遠近知名,記者瞭解到,就在2025年玫瑰花開的時候,國際月季大會將在北京市門頭溝區舉辦,這是國際月季大會舉辦40年來首次落戶中國,澗溝村就是會場之一,「我們村里也做好了一切準備,把最美的玫瑰呈現給大家。」趙誌強說。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