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名導陳福黔病逝 留下遺作《傻兒師長》丨封面頭條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
陳福黔,1944年出生於貴陽,1981年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國家一級導演。執導話劇《趙錢孫李》《棠棣之花》《絕對信號》《愛的力量》《女公民肖哈來》,執導電視劇《同一片藍天》《楊闇公》《江湖恩仇錄》《死刑已經判決》《帶刺的玫瑰》《綠茵女生》《山月兒》《密碼沒有泄露》《華夏之靈》《都市俏辣妹》《抓壯丁·王保長新篇》《王保長新篇2死去生來》《希望不流淚》《鮮花盛開的村莊》等。

2018年,陳福黔曾接受封面新聞《口述歷史》欄目專訪,回顧自己的藝術人生。16歲的他曾出演話劇《抓壯丁》中的「潘駝背」一角,41年後(2001年),陳福黔又受邀執導話劇《抓壯丁》,巴蜀笑星沈伐飾王保長,劉德一飾李老栓,深受觀眾喜愛。此後,陳福黔又請來了自己的老同學李保田出演《王保長新篇》。

該劇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講述了特殊時期的社會百態,通過對小人物命運的刻畫,反映了大時代的變遷。劇中濃鬱的四川方言、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劇情,讓觀眾捧腹大笑的同時,也感受到了生活的酸甜苦辣。這部作品不僅在四川地區廣受歡迎,更是在全國範圍內掀起了一股川味喜劇的熱潮,成為四川影視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
當年接受封面專訪時,陳福黔曾表示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像《王保長新篇》這樣的作品,也期待四川會出現更多優質的青年編劇、導演,「這幾年大小螢屏四川作品霸屏,可以說是四川在中國影視史上最輝煌的時代。」生前,他一再強調劇本的重要性,「有了一劇之本的基礎,才有成為好劇的可能。不管是話劇還是影視劇,最終是要適應更多觀眾,又要保住戲的特色,語言、人物關係的特色,人云亦云絕對不行。」

2024年12月,由遊曉錦擔任導演,廖健主演的《傻兒師長》系列電視劇在重慶開拍。這部承載著無數觀眾回憶的經典作品重啟,吸引了眾多目光。因「潘駝背」結緣川味喜劇的陳福黔,再次與老友李伯清、沈伐合作,共同在劇中出演鄉紳角色,以期為觀眾帶來歡笑和感動。
「《傻兒師長》又重新跟大家見面了,他很祝福這個戲,尤其看到我在專業上非常成熟,他也很開心,他去演戲也是希望自己能夠盡一點微薄之力。」遊曉錦透露:「劇組很多演員都是他的乾兒、干女,都是他看著長大的,他看著大家一起風風火火地做一個事情,再加上已故的劉德一老師也是他的兄弟,他和李伯清老師、沈伐老師關係都很好,所以他在劇組很開心。」然而,拍攝過程中病情的突然惡化,讓陳福黔不得不提前離開劇組。「他其實是不願意走的,他願意在那兒拍戲,但確實體力完全跟不上了。」
遊曉錦眼中,父親陳福黔非常堅強。「5年前發現癌症後就做了手術,當時恢復挺好的,我們都想著已經5年多了,應該沒問題了,結果還是擴散了,這一擴散就沒有辦法遏製了。」儘管如此,他依然頑強地與病魔抗爭了兩個月,展現出了令人敬佩的毅力和勇氣。「昨天我去醫院,醫生原本說按照他現在的狀態,可能還能維持十幾天,但今天早上在睡夢中他就走了,走得很平靜。」

著名諧劇表演藝術家、巴蜀笑星沈伐在得知陳福黔離世的消息後,悲痛萬分。「我剛剛知道這個噩耗,心裡真的很難受。我們是結拜兄弟,一起合作過很多項目,他在四川影視界做出了很多成績,他的離開是四川影視界的一大損失。」沈伐還提到,在拍攝《傻兒師長》時,陳福黔的身體狀況就已經不太好,「他比我小一點,但第二次去醫院看他的時候,他已經處於昏迷狀態,話也說不清了。他在四川影視界起到了一定的帶頭作用,做出了不少有影響力的作品,作為同事、兄弟,我真的很難受,希望他一路走好。」
著名散打評書表演藝術家、巴蜀笑星李伯清在聽聞陳福黔離世的消息後,也感慨萬千。他表示:「死亡是自然規律,可當身邊的人真的離去時,心裡還是很難接受。」李伯清告訴封面新聞記者,他的腦海中一直回想與陳福黔共事的畫面,「包括他在創作《王保長新篇》時的激情和專注,彷彿就在眼前。」
從《抓壯丁》里的「潘駝背」到《傻兒師長》里的鄉紳老爺,陳福黔的藝術人生都圍繞著川味喜劇展開。他用自己的才華和努力,為川味喜劇的發展作出了貢獻。李伯清表示:「他這麼多年來為社會、為藝術、為四川影視做了很多貢獻,沒有渾渾噩噩錯過一輩子。也希望他的親人能夠節哀,曾經與他合作過的人,能夠繼續傳承他的藝術精神。他雖然走了,但他的經典作品、他的創作精神,還是會流傳很久。」
遊曉錦也感謝父親對自己藝術道路上無條件信任與支持。「他很自豪自己與川味喜劇結緣了一輩子,從開始演‘潘駝背’,到後來導演了兩部‘王保長’,再到現在參演我導演的《傻兒師長》,他一直在宣傳四川方言文化,他最自豪於我們這些小輩能夠挑起大梁再拍川味喜劇。他一直給予我絕對的信任和鼓勵,從父親的角度來說,他覺得拍這種戲非我莫屬。」
目前,《傻兒師長》正在緊張地後期製作中,預計今年暑期與觀眾見面。屆時,觀眾將在劇中再次看到陳福黔的傾情演繹,這也將成為他留給大眾最後的螢幕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