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嚴寒大風中,北京交警調整信號燈時長減少行人等待時間

今天(2月7日),北京迎來一次大風降溫天氣過程,局地陣風六七級,最低氣溫-12℃。為了降低惡劣天氣對交通的不利影響,許多交警堅守在一線,保障市民的安全出行。

「大家還是信賴我們的這身警服」

中午11點,儘管陽光明媚,但在室外站上一會兒,冷風依然吹得人手腳發麻。此刻,東城交通支隊前門大隊民警殷淩慰正在正義路南口忙碌著,頭頂的樹枝被風吹得亂擺,路牌也發出「隆隆」的響聲。正義路南口毗鄰故宮、天安門廣場、國家博物館等重點景區,是重要的交通節點,人流量巨大。

殷淩慰和同事們的工作常常從天沒亮就已經開始。從早到晚,正義路南口的交通流量始終保持高位運行,每天清晨,他們剛剛疏導完前往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的遊客,很快又迎來早高峰和遊客出行高峰。

正義路南口,殷淩慰引導行人通過路口。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正義路南口,殷淩慰引導行人通過路口。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殷淩慰不僅需要關注路面的交通安全問題,還要解答路人和遊客的問路諮詢。「只要交警往路口一站,問路的就斷不了。大家還是信賴我們的這身警服。」他說。

「請問去天安門廣場怎麼走?」「在哪裡好打車?」「最近的地鐵站在什麼位置?」幾十名遊客從他身邊經過,總會有五六個人向他打聽出行路線。殷淩慰一邊指方向,一邊耐性解釋,生怕遊客找不到路。「作為交警,不僅要維護交通安全,也要隨時為市民和遊客提供幫助。」他說。

今天執勤時,殷淩慰還處理了一起突發事件——被大風颳斷的樹枝砸到了停放在樹下的一輛出租車。他瞭解情況後第一時間聯繫了車主到現場查看,並幫忙將阻礙車輛的樹枝樹杈挪到其他地方。經檢查,車輛並無大礙,殷淩慰隨即提醒司機,在大風天氣時儘量避免將車輛停放在樹下或高大的廣告牌下方。

樹枝砸到出租車,殷淩慰聯繫司機到現場查看車輛受損情況。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樹枝砸到出租車,殷淩慰聯繫司機到現場查看車輛受損情況。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手動調整信號燈時長,減少行人等待時間

在低溫大風天氣中,一些行人和騎行者在通過路口時難免有些「心急」,有時會忽視交通安全問題。交警在路面執勤時需要著重對一些交通違法行為進行勸導和治理。

中午11點半,正義路南口南向北方向,一名騎共享單車過馬路的遊客為了圖省事竟將孩子放在車筐中,在人群中穿行。隨著陣陣大風吹來,車身眼看就要失去平衡,十分危險。殷淩慰立刻將其攔下:「您好,請注意安全!快讓孩子先下車。」

在引導這幾名遊客行至安全地帶後,殷淩慰對他們進行了安全提示:首先,騎行通過斑馬線時應該下車推行,同時,共享單車只能單人使用,把孩子放在車筐里不僅違反交通規則,還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交通事故,孩子很容易受到更嚴重的傷害。」殷淩慰提醒,特別是在這種惡劣天氣下,騎車出行更要注意安全。

殷淩慰攔下一名將孩子放在車筐中的遊客,對其進行安全教育。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殷淩慰攔下一名將孩子放在車筐中的遊客,對其進行安全教育。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結合大風天氣的實際情況,交管部門還針對部分路口採取了手動調整信號燈時間的措施。「我們會根據行人過馬路的情況,適當縮短紅燈時間,讓大家盡快過馬路。」殷淩慰指著不遠處正在等紅燈的幾十名遊客說。正義路南口遊客多,車輛也多,紅綠燈即將結束時,他們還需要協調行人和機動車的通行秩序,引導機動車駕駛員停車禮讓行人,確保安全。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白爽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