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專家:春節走向全球彰顯中國軟實力 促進世界和合共生

來源:中國日報網

今年春節是首個世界「非遺版」春節,近200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慶祝活動。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意大利籍教授麥基爾(Michele Ferrero)近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春節走向全球彰顯了中國軟實力,並推動世界和合共生。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馬雪晶 漫畫作者:中國日報 馬雪晶

春節走向全球彰顯中國軟實力

文章指出,去年12月4日,「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樣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端午節、京劇和皮影戲已經分別於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列入這份名錄。

近年來,春節逐漸超越傳統範圍,成為世界各地廣泛認可的重要節日,釋放出中國對外開放的信號。

很顯然,世界各地共同慶祝新春佳節正是中國軟實力的體現。

隨著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濟往來和人文交流日益密切,春節在全球各地大受歡迎。各大跨國企業、特別是深耕中國市場的企業千方百計抓住春節契機,促進業務增長。

春節「入遺」促進世界和合共生

文章進一步分析稱,春節「入遺」彰顯了這個傳統節日對全人類的價值。

春節是親人團聚和共享美食的美好時光。無論是生活在國內還是國外,中國人往往會回家吃年夜飯,並走親訪友。從這個意義上說,春節承載著集體記憶,堪稱維繫家庭關係的獨特橋樑。這種特殊時刻對人類而言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

此外,人們在春節期間所享用的食物也有特殊意義,比如餃子和春捲象徵財富、年糕代表成長、魚寓意富足、橘子預示著好運來。

文章最後強調,春節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中國崇尚家庭、注重團結,不會對其他國家構成威脅,因此世界不必害怕中國崛起。事實上,中國正致力於為人類構建和合共生的美好未來。

(英文原文刊發於《中國日報》智享彙欄目)

(編輯:嚴玉潔 王輝 周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