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城區推出「1+N」產業政策:做企業發展的「最好合夥人」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2月7日,東城區舉辦2025年「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打造‘北京服務’東城樣板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發佈東城區「1+N」產業政策,包括作為頂層設計的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以及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素賦能、服務賦能三方面,圍繞各行業、各領域出台N項支持政策。

近年來,東城區不斷加大改革創新力度,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經濟形勢穩中向好,為企業營造更開放、公平、高效的營商環境。本次大會從政府部門提振市場信心角度出發,重磅發佈東城區產業政策,為企業選擇東城、項目落地東城、事業建在東城保駕護航,持續增強企業在東城區的發展信心。
會上,東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王華偉正式發佈了東城區「1+N」產業政策,「1」是出台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作為全區支持產業發展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全面回答了東城區要發展什麼、怎麼發展等核心問題,是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N」是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要素賦能、服務賦能三方面,圍繞各行業、各領域出台N項支持政策。
他表示,東城區產業發展方向為持續鞏固主導產業領先地位,以文化為底色,以金融為引擎,以數字經濟為引領,以總部為主要業態,擦亮文化金名片、強化金融業支柱地位、提高總部經濟發展能級。同時,不斷提升優勢產業集聚效應,強化商貿服務業帶動作用,發揮商務服務業集聚優勢,聚焦重點領域打造健康產業集群。
在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東城區將陸續出台支持金融業、數字經濟、文化產業、醫藥健康產業、法律服務業、商務領域發展的專項政策以及現代化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等政策,為企業發展壯大提供助力。在要素賦能方面,將出台推動科技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推動低效樓宇品質提升、建立中小微企業融資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等政策,系列服務賦能政策也將陸續出台。未來,東城區將與企業攜手共進、互利共贏,做企業發展的「最好合夥人」。
東城區發改委、區市場監管局、區投促中心、崇外街道四家區屬部門代表,分別圍繞當好企業服務「總管家」、打造「無事不擾」監管環境、持續優化招商引資工作、全力做好屬地服務保障四個方面,做出對企業的「紫金服務承諾」。
東城區委書記孫新軍在會上表示,2025年是東城區持續守正創新、加速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東城區將聚焦四個方面,用情服務企業,用力做好工作。
首先,要謀劃產業發展、推動產業升級。科學謀劃「十五五」產業發展規劃,構建產業政策體系,積極發展總部經濟,聚焦金融、文化、數字經濟,持續做強主導產業。其次,要優化空間格局、提高配置效率。東城區將繼續分類施策推進空間資源利用,逐步構建「有樓、有地、有院落」的產業空間格局,聚焦「金角銀邊」重點區域,形成「內有文化金三角,外有科創金三角」、獨具東城特色的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聚集區。
此外,要立足資源稟賦、提振消費擴大有效投資。持續發揮投資帶動效應,加大「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示範區」建設力度,支持社會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消費場景打造。最後,要發揮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活力。創新開展政企交流活動,擴大服務包企業範圍,更好發揮政府引導基金的作用,推出具有東城特色的「人才服務包」,加大全方位對企支持力度。
大會還專門設置了紫金推介區,向各位企業家全面展示東城區高品質產業空間。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