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對點」專車護送,「禮賢妹」「呂梁山護工」抵京返崗復工
春節的熱鬧氛圍還未消散,北京家政行業已奏響返崗復工的序曲。2月7日11時許,150名來自甘肅禮縣的「禮賢妹」乘坐「點對點」專車抵達北京東城區。其中,有人初來北京尋家政工作,也有人將返崗回到僱主家。前一天,房山區也順利派專車接來35名「呂梁山護工」。
當前,北京市各區正組織開展返崗復工工作,「點對點」專車送來的「禮賢妹」和「呂梁山護工」將努力滿足北京市家庭在養老、育嬰、照護等方面家政服務需求,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開門紅」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

房山包餃子歡迎「呂梁山護工」回京
2月6日,房山區人力社保局聯合今日東方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為首批返京護工舉辦了溫馨的歡迎儀式,為「呂梁山護工」包餃子、送福袋。
「這次專車接送節省了路費,心裡特別踏實!非常感謝呂梁、房山兩地政府出台的好政策,搭建了呂梁山護工就業的平台,我一定倍加珍惜,並帶動更多的護工加入進來。」來自呂梁市柳林縣的護工桑治大姐表示,這是她第七年通過協作機制來京就業,月收入較在家務農時翻了兩番。
現任今日東方家政公司護工管理總調度的原鈺朝表示:「2020年,我參加了呂梁經濟管理學校舉辦的‘呂梁山護工管理班’培訓,不僅讓我掌握了一技之長,還為我開拓了新的人生道路。如今我已晉陞為總調度,公司給我繳納社會保險,簽訂勞動合約,還給我安排了單獨的宿舍。」
作為北京市家政服務行業重要的勞務輸入地,近年來,房山區積極搭建對接交流平台,引入今日東方等優質家政服務企業,與呂梁市開展精準對接,建立長期穩定的勞務合作關係,既解決了呂梁山護工就業難題,又滿足了首都市民對高品質家政服務的需求。
一方面,房山區設立「呂梁山護工北京服務站」「呂梁山護工北京集散地」,為勞務輸出輸入雙方搭建起橋樑,形成了呂梁、房山兩地雙向發力、良性互通的勞務協作局面;另一方面,探索打造「訂單式培訓+精準化對接」模式,常態化開展「點對點」全鏈條服務,不斷擴大「呂梁山護工」品牌效應。據悉,通過各方協作努力,目前呂梁市已成功輸送包括「呂梁山護工」在內的3000餘名家政服務員進入北京市場,穩定就業率達90%以上。
150名「禮賢妹」乘專車抵達東城
春節過後,北京的家政服務行業用工需求急劇攀升,東城區人社局協同北京陽光北亞等家政公司,密切關注節後市場的用工需求變化,動態摸排家政崗位資源,及時對接甘肅禮縣相關部門,做好來京人員的技能培訓、就業服務等系列工作,為務工人員有序返京、順利就業提供服務保障。2月7日,150名甘肅「禮賢妹」「禮賢大嫂」搭乘「點對點」返崗復工專車抵京。

「過完年買票來北京實在是太難了,我們那邊來北京打工的人特別多,自己搶票總是搶不到。」來自甘肅省隴南市禮縣永興鎮爺池村的趙芳琴就是專車上的一員,一站式專車服務解決了她返京復工的後顧之憂。趙芳琴告訴新京報記者,她今年47歲,來京工作十餘年,收納、做飯、帶孩子等家政服務內容她都駕輕就熟。這些年,她的薪金從最初的一千多漲到了九千多,家裡的經濟條件也因此改善。
「我今天下午就要回到昌平區的客戶家,我在她那幹了三年了,帶孩子、搞衛生、做飯、收納都是我負責,客戶特別信任我,對我很好,會給我買衣服之類的,過幾天還要帶上我一起去旅遊。」趙芳琴笑著說,她對如今的生活和工作都很滿意。
專車上,同樣來自永興鎮的田慧玲是第一次來北京,她今年38歲,此前在老家帶孩子。「我很喜歡孩子,也有一定經驗,所以希望能找個帶孩子的工作。聽朋友推薦,我搭上了來北京的專車,接下來我會參加專業的養老照護、育兒護理、禮儀禮節等崗前培訓,相信培訓後,我能很快地掌握相關技能,勝任崗位。」田慧玲滿懷信心地表示。
家住北三環的孫女士今天上午恰好來到北京陽光北亞家政公司尋找阿姨。她家連續4年聘請的阿姨都來自甘肅禮縣,對此孫女士十分滿意。「我覺得她們特別樸實、勤快、好學,還愛乾淨,而且普通話相對標準,交流起來完全沒有障礙。今年春節期間,我家的‘禮賢大嫂’都沒有回老家過年,我心裡特別感激。只是春節期間我母親不小心摔了一跤,現在需要有照顧骨折病人經驗的阿姨幫忙照料,所以我又來這裏尋人了。」孫女士笑著說,今天看到這麼多「禮賢妹」返崗復工,她感到格外驚喜。
此外,記者瞭解到,春節期間,東城區依託「職慧東城」線上服務平台,舉辦了3場「就業在北京——2025年東城區‘慶新春’線上專場招聘會」,組織16家企業提供2500餘個崗位,吸引3800餘人次在線參與。同時,強化就業指導服務,推出職業指導微課堂,圍繞規避求職陷阱、簡曆優化、求職渠道拓展等內容,開展線上職業指導服務。

節前北京創新三項機制深挖家政服務崗位1萬個
「為應對每逢歲末年初家政服務業務訂單驟增的形勢,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前謀劃、靠前部署,去年底就製定了春節期間家政勞務對接計劃。」北京市人社局農民工工作處副處長蔡保坤表示,北京建立了「市區聯動」「京內京外協同」「重點企業保障」三項工作機制,在全市範圍內開展摸排用工需求、組織精準對接、做好服務保障等工作,為保障春節期間家政市場用工做準備。
據蔡保坤介紹,北京市區兩級人社部門組建工作專班,根據家政企業需求和各區特點,分區分企分類施策。與河北、內蒙古等8個勞務協作省份加強協作,共同開展拓展家政服務人員輸轉渠道、協助發佈用工崗位、組織人員來京就業等工作。全市共摸排走訪中青家政、阿姨來了、愛儂養老等家政企業278家,採集其中65家重點企業養老、育兒等家政服務崗位1萬個,通過協作省份集中發佈並組織精準對接。
他表示,下一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將實施擴大家政服務有效供給三年行動計劃,通過暢通家政勞務輸轉渠道、健全家政服務培訓機制和支持家政企業品牌化發展等舉措,引導和帶動家政市場規範健康發展,讓家政行業成為就業蓄水池,更好滿足市民高品質養老托幼需求。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張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