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開工現減肥熱,有健身房團課「一課難求」

每逢佳節胖三斤,節後甩肉,健身房迎來了客流高峰。
2月7日晚上,在上海鬆江區摩立盛彙廣場的一家樂刻健身房裡,儘是努力減肥的身影,跑步機上健身人士揮汗如雨,運動器械則不時發出「咚咚」的碰撞聲。店長小何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從初五開始就陸續有會員預約健身課程,晚上的私教課、小團課基本能排滿。
「店內有10餘台跑步機,晚上7點以後還出現了跑步機‘一機難求’的情況。」小何稱,春節過後,門店會員、私教課、團課的銷售情況明顯上升。門店為了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在免費試課的基礎上,對辦理月卡、季卡的新老用戶給予一定的折扣,並且還聯合部分平台推出「辦健身卡送電影票抵扣券」等活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採訪瞭解到,醫院減肥門診也進入就診高峰,診室外坐滿了因節日暴飲暴食導致健康問題的患者。
健身房打卡甩肉,「一天大概有70多人」
春節過後,曬健身打卡、減肥餐以及各種減肥攻略在社交媒體上熱度不減。
據樂刻運動發佈的「2025年春節健身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1月28日至2月4日)到店鍛鍊的單店會員數較去年同期持平,但北京、上海及多個新一線城市增速明顯,多家門店甚至出現團課「一課難求」。

美團數據顯示,春節期間,上海運動健身的訂單量同比增長144%。2月7日,一家健身房的健身顧問表示,年年春節基本都是如此,「新會員較節前有小幅增長,很多人急切減肥鍛鍊,昨天我們健身房一天大概有70多人,比平時增長近一半。甚至有那種辦了卡但好長時間不來的人,節後突然來了,並進行了續費。」
貝殼財經記者諮詢上海多家健身房瞭解到,健身房客流量受節假日影響比較大。節日前後基本每天都有人諮詢,以年輕群體為主,教練私教課、瑜伽、舞蹈等項目都非常受歡迎。健身房也會開設針對性課程,提供多樣化選擇。
實際上,健身裝備市場同樣迎來銷售高峰。運動服裝、智能手環、家用健身器材等產品銷量攀升。有電商平台數據顯示,春節後運動品類商品搜索量同比增長200%以上。
減重湧入門診,「神藥」受追捧
春節期間,因暴飲暴食導致的急性胰腺炎、腸胃炎等疾病發病率明顯上升。有體檢數據顯示,血脂、血糖、血壓等指標異常的比例較節前顯著升高。
2月8日,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肥胖疝外科主任醫師姚琪遠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當天上午接診35位病人,其中近30%是因為春節後感覺自己變胖或者身體各項指標出現了一些異常。「節日期間的放縱與節後的自律,反映了人們在享受與節制之間的搖擺。這種週期性行為模式,暴露了人們健康管理意識的不足。真正的健康管理應該是持續性的,而不是節後補救式的。建立科學的健康觀念至關重要。過度節食、突擊式鍛鍊等極端方式並不可取。」
據美團買藥數據顯示,從大年初六開始,減重產品搜索熱度開始提升,復工首日搜索量增長55%,其中,男性用戶佔比近四分之一,除北上廣深外,三四線以下城市用戶佔比也達22%。銷量顯著增長的商品包括備受追捧的司美格魯肽、替爾泊肽,也有白芸豆、酵素、奶昔代餐、左旋肉堿等傳統減重產品。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陳海冰主任提醒年青人,不能夠忽視對自己健康的管理,特別是對於肥胖要提前干預。體重控制需多管齊下,服藥需遵循醫囑,並配合飲食、運動調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