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筠連山體滑坡:村民刨土救人雙手流血,家屬等待奇蹟不願離去
封面新聞記者 伍雪梅 杜卓濱
2月8日11時50分許,四川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發生山體滑坡。截至8日18時,滑坡災害已造成10戶民房被掩埋、30餘人失聯,現場疏散轉移安置群眾約200人。
2月8日晚上7點,封面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帳篷已經搭在堰塘壩山腰,數盞白熾燈照亮了四周。
燈下,應急救援、消防、公安、交通、醫療、通信、電力等救援力量,不斷聚集,上山救人。
臨近滑坡體的山坡上圍坐著不願離去的村民。老陳(化名)夫婦下午的時候就從鎮上趕了回來,他們的親人被埋在了泥石下。
「再等等,看能不能有奇蹟。」每當救援人員勸老陳下山時,他都這樣回答。
晃,就像地震一樣
「漫天的灰塵,一下子就湧過來了」
潮,空氣是潤的,泥土是鬆的,山溝裡的水流又急又渾。
金坪村村民饒大爺告訴記者,最近幾天當地都在下雨。雨不大,但一直到2月8日下午才停。
饒大爺家距離滑坡地點兩三公里,事發時他感覺地在晃,像地震一樣,還有巨大的聲響。饒大爺第一時間跑出家門,抬頭就看到馬草埂湧起了鋪天蓋地的灰塵,「垮山了。」

很快,灰塵把金坪村2組部分村民的房子被淹沒了。
村民拍下了這一瞬間,共58秒。巨大的塵煙在山溝裡升騰,翻滾,最後沉寂下來。東西走向的金坪村被攔腰切斷。
村民根據航拍圖判斷,大概9-10戶村民被埋在了泥石下面,他們有的姓毛,有的姓朱,有的姓饒,還有一家姓郭。
2月8日19點07分,筠連縣人民政府發佈「情況通報」:截至8日18時,已造成10戶民房被掩埋、30餘人失聯,現場疏散轉移安置群眾約200人。
救,徒手也要把石頭搬開
「我幺姑爺的房子已經被衝到下面去了」
山體滑坡發生後,未被掩埋的村民們第一時間衝向了廢墟,開始救援。
有人用鐵鍬撬開瓦礫,用釘耙刨開碎石,但更多的村民徒手搬開巨石。

聶女士在她的影片號中記錄了這一幕:她的雙手被碎石劃破流血。二伯和哥哥,正徒手刨著沙礫,希望把埋在下面的人拉出來。她的背後原本是她幺姑爺的房子,如今她幺姑爺的房子「已經被衝到山下面去了。」
劉強(化名)也參與了徒手救援。那是下午2點左右,村上數十個村民都參與了救援,但工具有限,大多數人都只能依靠雙手,「心裡著急啊,不知道埋了多少人,沒工具也要挖啊。」
劉強告訴記者,他們持續挖了一個多小時,隨著救援隊陸續抵達,他們熟悉山路的本地村民,才慢慢從一線救援轉而給救援隊引路,運送物資。

難,山體滑坡還在繼續
「又來了,又來了,聲音好大哦」
白天的救援並不順利,多個救援人員告訴記者,施救過程中又發生多次山體滑坡,外加滑坡後的山體鬆散,承載能力弱,救援進度緩慢。
困難持續著。21點,記者在現場採訪時,山體滑坡又一次發生,有人提醒「又來了,又來了,聲音好大哦。」
有救援人員手裡的燈光晃了一下,馬上又亮了起來。
在一個有多次山地救援經驗的民兵負責人看來,除了山體滑坡仍在繼續外,夜晚視線模糊、地形複雜、道路狹窄救援設備難以有效使用、氣溫較低等情況,都給救援增加了難度。
燈,亮著就有希望,數百人投入救援
村民自發運輸物資,還有人送來自家的10斤熱面
晚上11點,氣溫降到了5℃左右。堰塘壩山腰,現場搶險救援指揮部的燈持續亮著。
滑坡體上,消防救援人員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測儀從下至上對垮塌廢墟和滑坡體進行搜索,對關鍵點位進行標註,然後對廢墟現場進行淺表搜救。測繪人員運用專業設備對地形持續勘測著。


當地村民也自發組成誌願隊,運輸方便麵、礦泉水等救援物資。村民毛大姐,更是將自家存放的10斤乾麵全部煮了,熱騰騰的麵條送到救援人員的手中。
截至目前,應急管理廳已調派省應急救援信息中心、省應急救援總隊、國家礦山應急救援川煤隊、安能三局、省地質局、消防救援總隊等共計780餘人趕赴現場開展救援。

應急探照燈持續亮著,廢墟上手電筒的光柱也來回晃動。氣溫仍在降低,遠遠地,在燈光中能清晰看到救援人員呼出的熱氣。
燈亮著,就有希望。封面新聞記者從救援指揮部獲悉,對失聯人員的搜救將通宵進行,期待生命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