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開展節日專項檢查,散裝元宵銷售時須有符合要求的包裝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隨著元宵節臨近,元宵(湯圓)等迎來熱銷。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管局聚焦食品安全、價格監管及消費維權等重點領域,在全區範圍內開展元宵節專項執法檢查行動。要求特別是散裝元宵,在銷售時必須符合相關的包裝要求,不能使用自行包裝的散裝食品銷售。

2月8日下午,在轄區京客隆超市久隆百貨店,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節日熱銷的元宵(湯圓)、糕點、肉類、糧油等食品開展檢查。

在元宵售賣區,執法人員詢問了商品銷售情況,重點查看了進貨台賬、商品價格及信息,「注意商品存儲條件,要求雪藏的商品要及時查看冰櫃,防止顧客購買後沒關嚴等情況,影響商品質量。」

在散裝元宵銷售區域,執法人員提示:「散裝食品在銷售時必須符合相關的包裝要求,不能使用自行包裝的散裝食品進行銷售。」符合要求的包裝,食品的標籤應清晰標示食品名稱、配料表、淨含量和規格、生產者和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貯存條件、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及產品標準代號等信息‌。

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節日熱銷的元宵(湯圓)等食品開展檢查。朝陽區市場監管局供圖朝陽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節日熱銷的元宵(湯圓)等食品開展檢查。朝陽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朝陽區市場監管局酒仙橋市場所副所長李文峰表示,元宵節是傳統食品消費高峰期,市場監管部門以商場超市、農貿市場、餐飲單位為重點,對食品原料採購、儲存條件、生產日期、標籤標識等環節進行檢查,嚴查過期、變質及「三無」食品。此外,針對節日期間可能出現的價格波動,市場監管部門強化價格巡查,對電商銷售的元宵禮盒、節日禮品開展定向抽查,確保線上線下市場規範有序。

據瞭解,節日期間,市場監管部門加大值班值守力度,通過12345、12315熱線、網絡平台等渠道及時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對涉及食品質量、價格欺詐等問題的投訴優先處置、快速辦結。

編輯 張磊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