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潛人生!黃旭華的9個重要時刻

極目新聞記者 袁超一

為研製國之重器,他隱姓埋名30年。

2月6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共和國勳章」獲得者、中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黃旭華同誌因病逝世,哀思如潮。

這位「為國深潛」的科研工作者,是一位真正的國士。他的人生,就像深海中的核潛艇,看似默默無聞,卻蘊藏著震撼人心的力量。

讓我們重溫黃旭華院士9個重要的人生時刻,一起致敬國士、送別黃老!

01

19歲,從醫者夢到科學救國

1926年,黃旭華出身於廣東汕尾一個醫生家庭。幼年目睹日軍侵華暴行,決心「科學救國」。1945年,他考入國立交通大學(今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他說:「學醫只能救人,學科學可以救國。」

02

32歲,受命參與核潛艇研製

1958年,中國啟動核潛艇工程,32歲的黃旭華被選中進入「09」絕密項目。因保密需要,黃旭華30年未回家鄉。直到父親去世,家人仍不知其具體工作,成為他一生的遺憾。

03

44歲,中國首艘核潛艇下水

作為總設計師,黃旭華帶領團隊用算盤和磅秤替代計算機,攻克核反應堆與艇體結構融合難題。1970年,「長征一號」核潛艇成功下水,1974年,這艘核潛艇正式列入海軍戰鬥序列,中國成為全球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04

61歲,「深潛」30年後首次「現身」

1987年,上海《文彙月刊》發表了報告文學《赫赫而無名的人生》,黃旭華把這篇文章寄回家,母親和妻子含淚讀完,才知他在「做驚天動地的事」。30年的隱姓埋名終於有了一份特殊的交代。

05

62歲,親曆極限深潛試驗

1988年4月,中國首次進行核潛艇深潛試驗。此前,美國「長尾鯊」號核潛艇進行極限深潛航試驗時沉沒,艇上129人無一生還。為鼓舞士氣,黃旭華冒著艇毀人亡的風險,以總設計師身份親自下潛至300米深海,成為世界首位參與深潛的核潛艇總師。

06

90歲,公開身份,淚灑央視

隱姓埋名數十年後,黃旭華首次公開身份。2016年,在央視《開講啦》節目中,他坦言對家人的愧疚,一句「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感動億萬觀眾。

07

93歲,獲頒「共和國勳章」

2019年9月,黃旭華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他堅持「屬於祖國、屬於團隊」,將榮譽歸功於所有核潛艇人。

08

94歲,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

2020年1月,黃旭華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獎章。他將800萬元獎金全部捐出,說”這錢該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09

95歲,為國家科研捐獻幾乎全部獎金

2021年10月,黃旭華向中國船舶719所捐贈1100萬元個人所獲獎金,中國船舶719所遵照黃旭華本人意願,設立「黃旭華科技創新獎勵基金」。至此,黃旭華已將個人所得的各級各類獎項獎金逾2000萬元,幾乎全部捐獻出來,用於國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業。

在驚濤駭浪的孤島,他埋下頭,甘心做沉默的砥柱。

在一窮二白的年代,他挺起胸,成為國家最大的財富。

國之棟樑,當以國之榮光尊之。

讓我們沿著他們走的路,

一往無前地抵達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