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預算超8000億美元,起底五角大樓那些財務黑洞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晨陽】美國總統特朗普授權埃隆·馬斯克領導的政府效率部團隊審查美國國防部的支出,引起美國輿論的高度震動。作為當前美國政府中預算撥款最多、但花費最不透明的部門,五角大樓從來沒有通過美國政府的年底財務審計,就連美國媒體也對其背後龐大的支出黑洞批評不斷。如今馬斯克能否真像他宣稱的那樣,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徹底清算五角大樓與背後盤根錯節的軍工利益復合體,備受外界高度關注。

直指五角大樓財務黑洞
美聯社稱,美國國防部如今在美國政府部門中預算撥款最多,年度預算超過8000億美元。由特朗普任命的國防部長彼特·海格塞斯7日表示,針對馬斯克對五角大樓財務支出的審查,「已準備好削減那些在對抗中國等先進對手時無用的軍事項目和能力」。他強調說:「這裏有太多項目,我們花了很多錢在上面,但是當真正進行戰爭時,它們不會產生你希望看到的影響。」
海格塞斯還特意提到了五角大樓的審計問題:「我們將集中精力確保至少在(特朗普第二任期)四年結束時,五角大樓能夠通過一次乾淨的審計。」
據美媒此前介紹,2024年11月,五角大樓公佈了2024財年年度審計結果——連續第七年未能通過審查。年度審計由美國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與一家獨立的公共會計師事務所一起進行,對五角大樓分散在50個州和全球4500多個地點、高達4萬億美元的資產進行審計。
2024年的審計報告提供了對28個五角大樓下轄實體的相關意見,其中共有9個實體得到「無保留審計意見」,即審計師確定這些部門的財務報表透明並遵守了會計原則;有一個實體收到了「保留意見」,意味著審計師確定存在錯報或可能未被發現的錯報,但並未對財務報表產生不利影響;多達15個實體獲得所謂「免責聲明」,因為審計師無法確定財務報表是否準確,實際就是「未能通過審計」;此外海軍陸戰隊、國防後勤局的國防儲備交易基金和國防部監察長辦公室3個實體仍有未完成的審計。時任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兼首席財務官米高·麥科德承認:「這個結果並不令人驚訝,我知道從表面上看,我們似乎沒有取得進展,但已經在如何理解(財務)挑戰的深度和廣度方面走出了困境。」
美國田納西州聯邦眾議員提姆·伯切特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我們的五角大樓連續第七次沒能通過審計,無法‘完全解釋’8240多億美元預算的支出狀況。他們應該感到汗顏。」美國《星條旗報》也批評稱,五角大樓是唯一一個從未獲得過清白財務審計的美國重量級政府部門。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表示,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包括五角大樓沒有妥善管理其金融系統,也沒有提供必要的指導。「國防部每年在其業務和金融系統上花費數十億美元。然而自1995年以來,其業務系統現代化和財務管理工作一直在政府問責辦公室的高風險名單上,這些高風險領域仍然是國防部努力實現乾淨審計的障礙。」
拿不出的五角大樓賬單藏著什麼
五角大樓賬單的嚴重不透明問題由來已久。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美國聯邦法律要求對所有政府機構進行強製性審計。因組織架構過於龐大等問題,五角大樓的審計工作一直拖到2018年才開始,且每年只進行「漸進式改進」。
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稱,從2018年首次被要求履行接受審計的法律義務開始,美國國防部從未通過任何一次審計。五角大樓官員長期以來一直以需要審計的部門過於繁多進行辯解,「國防部佔美國可自由支配開支的一半以上,其資產範圍廣泛,包括人員、物資、基地和武器」,但批評人士強調,情況類似的美國國土安全部耗費10年時間後,也早在2013財年通過審計,如今美國政府其他部門都通過了審計,「五角大樓沒有理由能夠例外」。《國會山報》警告稱,在2023財年的審計中,五角大樓有一半的資產無法入賬,這也意味著高達1.9萬億美元的資產「下落不明」。《星條旗報》稱,審計顯示五角大樓長期以來存在報銷款項違規、報銷金額超標等問題,2016財年至2018財年共有超過9.65億美元的差旅費不合規報銷。
美國重量級參議員柏尼·辛特斯稱,美軍資產管理完全是一筆糊塗賬,「現在五角大樓甚至無法告訴你,它所有的建築物在美國的具體位置。」辛特斯的高級助手說,五角大樓一直無法說清楚到底雇了多少承包商和分包商。2018年,五角大樓國防後勤局發現,超過8億美元的建設項目沒有書面記錄。同時美國承包商正在生產美軍可能已經擁有的武器系統和備件,「這是對納稅人資金難以置信的浪費」。例如此前的審計發現了一個裝滿飛機零件的倉庫,這些零件已經十多年沒有使用了。2021年,美國陸軍的備件預測平均準確率僅為20%,導致陸軍誇大了它需要的備件數量,造成2.02億美元的浪費,還在預計根本不需要的備件上花費了1.48億美元。
但這些只是五角大樓財務黑洞的冰山一角。美國國家公共電台稱,年複一年,五角大樓預算的一半流向了武器承包商和相關企業,他們從這種缺乏問責的機制中獲得高額回報。最典型的就是F-35隱形戰鬥機項目,這種原本目標是讓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使用基本相同的戰鬥機設計,通過零件和後勤通用化而減少支出,如今卻演變成為美國史上最昂貴的軍購計劃,估計其整個服役週期內將花費超過1.7萬億美元,而對F-35項目的審計卻遇到了重大障礙。根據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的說法,五角大樓完全依靠承包商記錄「全球備件庫中F-35備件的成本、總數量和位置」,五角大樓估計,承包商擁有的F-35零件價值超過2200億美元,但相關報告稱,這個數字「可能被大大低估了」。例如在過去五年中,洛克希德·馬田公司彙報丟失、損壞或銷毀了超過100萬件F-35戰鬥機的備件,價值超過8500萬美元,但五角大樓只能確認其中不到2%的數字,因為這些數據主要靠洛克希德·馬田公司的「自願報告」。
報導稱,原本美國國會的重要工作之一是防止美國軍費的濫用行為,但實際情況卻是每年國會都投票通過增加五角大樓的開支而不附加任何條件,「他們都選擇在武器和戰爭上花費數不清的資金,卻毫無問責之意」。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被普遍認為是美國會議員與五角大樓、軍工復合體之間利益的盤根錯節。例如通過美國特色的政軍「旋轉門」,大量美軍高層將領退休後轉入防務企業,並利用自己的人脈和影響力為這些軍工巨頭爭取巨額利潤。2015年美軍談判代表就發現洛克希德·馬田公司及其分包商波音公司針對「愛國者-3」攔截導彈提出的採購協議中,總利潤高達40%。
五角大樓開支問題不止於此
除了擺在明處的審計問題外,五角大樓還隱藏著更多財務黑洞。例如被海格塞斯點名的那些「對提升美軍戰力無用的機構」。多年來五角大樓一直因為機構臃腫而備受指責,早在冷戰期間就進行過多次「瘦身」,但屢屢反彈。
此外,情報支出也是美軍軍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美國《華盛頓郵報》此前披露,美國超過2/3的情報項目都隸屬於國防部,由於管理不善,這些機構經常在做同樣的工作。當時美國國防部發言人也承認,各情報機構發展過程中確實出現「部分冗員及效率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