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媒熱評丨行動是最好的回答

這個春節,如果要選一個人氣最旺的城市,相信很多網民都會投票給杭州,除了西湖的景、電商的潮外,很多人第一次直觀而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硬」,一些省外官媒紛紛喊出「看齊杭州」的誓言與「為何不能誕生小龍」的反思,一些自媒體博主更是心服口服地打出了「第五城無懸念」的口號。

溢美之詞誰都願意聽,但面對鋪天蓋地的褒獎,更需要以平常心去面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行動永遠是最好的回答,就在今天(2月10日)下午,杭州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最新版的《關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8+4」經濟政策乾貨滿滿、誠意足足:一是政策「加量」,新增12條政策條款,總共8個政策包57條政策條款;二是力度「加碼」,對智能物聯、高端裝備製造、生產性服務業等21項存量政策進行「加碼」,新增18項政策;三是資金「加持」,市級財政資金比去年增加12億元,專門統籌15%的產業政策資金,集中投向優質新質生產力,加大對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支持;四是兌付「加快」,按照「應上盡上、應兌盡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的原則,加速政策資金直達快享。

不怕同學是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因為漫長的假期,才能考驗出學生的自律精神和自主學習能力。城市發展也一樣,大家互有長短,很多方面都處在同一起跑線,要實現超越,靠的就是城市的創新活力。遊戲科學的馮驥曾這樣評價杭州:環境友好,不喧嘩,更適合年青人安心做事。短短10幾個字,信息量卻很大,這裡面既有高校院所林立的研發基礎,也有溫潤綿延的城市氣質,更有政府部門「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人在蟄伏著想向更遠的地方出發時,總會去更能滋養自己的地方」,杭州要做的和正在做的,就是讓自己成為這樣的「滋養之城」。

今天是農曆正月十三,民間俗稱「燈頭生日」,這一天要點亮元宵節用的花燈,檢查花燈效果,確保兩天后以最佳狀態呈現。我們總是驚歎於元宵燈會的盛況,卻不知道流光溢彩的背後,是一個個工匠付出的心力。幸運從來只會眷顧努力的人,成功也都來自一次次提前謀劃打下的基礎,只有勇立潮頭,才能永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