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觀潮丨年青人讓村子變年輕

在浙江鄉村,湧現越來越多的農創客,他們創新業態激活山水,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正月裡,義烏市後宅街道的李祖村,共富市集熱鬧非凡,40多個攤位同步開張,各色鄉村美食、文化潮玩在這裏「跨界」碰撞,濃鬱年味,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打卡。

遊客: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臉,更加會鬆弛一點。

生機花園農場的攤位上,擺滿新鮮果蔬、生態美食。主理人朱佳莉,5年前來到李祖村創業,租下了一片山地辦農場。

生機花園主理人 朱佳莉:在城里開花店,我覺得不足以滿足我的那些期待,所以就想回到鄉村,讓更多人知道花草怎麼種出來的,蔬菜是怎麼樣種出來變成好吃的東西的。

入駐李祖村,朱佳莉發現,這裏會定期舉辦各種創業沙龍、電商培訓。在交流碰撞中 ,她的思路打開了,農場從18畝拓展到55畝, 挖魚塘、種蓮藕、開餐廳,還推出了共享菜園。

生機花園主理人 朱佳莉:我們剛來的時候,它是一個安靜的感覺,像是一位年長的老人,沒有很多的波瀾,但是隨著我們創客越來越多了之後,它就年輕起來了,不單單是客人變年輕了,整個村子它的氣質也變了

這種變化,源自李祖村引入的專業運營團隊。從活動策劃到資源整合, 只要是創客所需,運營團隊總是想方設法去滿足。

義烏後宅街道李祖村職業經理人 金靖:他們其實帶來了很高的人氣,帶來了很多的創意和思路,要以他們為主,我們可以去孵化陪跑,然後讓他們去打造自己的鄉村

老業態不斷更新,新人又帶來新業態。中國美院畢業的陳洵夫婦把潮玩工作室從義烏市區搬到了李祖村,這個創意手辦「阿梨」,是他們為村里設計的形象IP。

叁旬潮玩工作室主理人 陳洵:她在這裡面是陪著爺爺在賣梨的,然後表情比較怪誕,就是她每天都在村裡面跟村里的雞鴨狗貓就是鬥智鬥勇。鄉村是需要IP的,每一個鄉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底蘊。

白天,陳洵夫妻倆走街串巷,跟創客們交流切磋。到了夜晚,倆人在工作室埋頭創作。

叁旬潮玩工作室主理人 陳洵:我們就感覺在鄉村就很安靜,很安逸,這種安逸不是說我們不想奮鬥的安逸,就是我來了以後我可以靜下心來做自己的事情

眼下,村里吸引了200多位年青人,農創客項目達到72家, 新落成的梨工坊也即將開業。

義烏市後宅街道李祖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方豪龍:我們加油干,努力幹, 挖掘本土的一些農產品、本土的一些產業,因地製宜來打造我們美麗鄉村。

皮皮雜貨鋪主理人 葉露嬪:是一個嶄新的舞台,希望村里越來越好

如今,浙江已累計培育農創客超8萬名,其中「90後」「00後」超半數,紮根鄉村的年青人成了一顆顆「種子」, 迸發青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