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回應機票價格波動:是正常現象
【#民航局回應機票價格波動#:是正常現象】近期,多名網民在民航局官網留言稱,機票頻繁波動,三天之內有的票價下跌近一半。對此,民航局回應,航空公司普遍採用收益管理系統進行機票銷售管理,會發生旅客購票時價格隨時變化的情況,這是正常現象。
銷售策略或市場供需變化導致票價浮動
春節長假前後,多名網民在民航局官網留言表示,購買機票幾天后,發現機票價格變動。1月26日,有網民留言:「我三天前買的國航CA1558上海虹橋飛北京首都的機票,三張價格3231元。今天無意間打開攜程發現,價格為每張500元,平台說抱歉國航不補差價。」2月7日,另一名網民留言:「海南航空機票價格浮動,三天內超400元的差價,這是正常的嗎?」
民航局在官網回應稱,航空公司普遍採用收益管理系統進行機票銷售管理,會發生旅客購票時價格隨時變化的情況。通常,旅客提前購票可能購買到不同折扣的低價客票,飛往同一地方且不同時段的航班客票價格也有差別。機票價格會根據市場需求、時間等多種因素上下浮動,這是正常現象。
針對網民提出機票價格在三天內有400多元差價的情況,民航局回應,可能是由於銷售策略或市場供需變化導致。民航局同時提醒旅客,航空公司會根據市場需求提供價格彈性較大的機票產品,不同機票產品的使用規則和退改籤條件差異較大。旅客在購買機票前,一定要充分瞭解所購機票的使用條件,特別是退票收費、改期改簽限制等關鍵條款。
不同艙位有不同等級的折扣票,不同等級折扣票的退改簽費用也不同。通常,折扣幅度越大的機票,退改簽限制越嚴,退改費用也越高。如果購買特價客票,旅客須仔細查閱客票的使用規則及限制條件,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追問1
航司在何種情況下會調整票價策略?
民航專家、廣東省交通運輸協會智庫專家韓濤表示,不同航線、不同航次的機票策略有所不同,這是動態調整的過程,「航司根據整體市場需求和供應關係,進行未來不同階段的機票策略,目標是達到總體供應量和市場需求的平衡。當春節旺季過後,供需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則可能通過調整機票價格來引導需求,這就出現了旅客關注的機票調整現象。」
民航專家郭佳分析認為,機票的定價在很大程度上有計劃性,但是隨著消費者年輕化,消費習慣正在逐漸改變,「從而帶來非計劃性需求和計劃性定價之間的‘矛盾’,進而推動了機票價格的變動。」比如,航司發現航班在臨近起飛前一段時間座位銷售較少,那麼有可能會進行降價銷售。
追問2
臨近出發時機票頻「插水」,如何合理購票?
韓濤表示,有剛性出行需求的旅客,比如有特定出行時間和目的地,仍建議提前購票;沒有剛性出行需求的旅客,可以觀察機票價格的變動,在可接受的理想價格購入機票。
郭佳建議,鼓勵推出「一票一價」機票,也就是「一口價」機票。購買這種機票時,旅客每改簽一次,就支付一次費用,改簽次數越多,支付的改簽費用就越多。他表示,國外已經有航司推行「一口價」機票。這種機票的優勢在於,機票價格固定,方便旅客更好地規劃行程,從而避免出現臨近出發時,機票上漲或者下跌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