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嶺時評丨從「紮西會議」革命傳統中汲取智慧力量

雲新聞評論員 劉祥元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2月10日,紀念「紮西會議」90週年大會在威信縣舉行,這對弘揚「紮西會議」革命傳統,講好「紮西會議」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長征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光輝的「紮西會議」是中央紅軍長征留給雲南的寶貴紅色資源、精神財富。中央紅軍在饑寒交迫、重兵圍困中,憑藉著堅毅的腳步和驚人的勇氣,走出了一條蜿蜒的紅色飄帶,留下了許多革命文物和紅色遺蹟,書寫了革命史上最震撼人心的史詩。

走進紮西會議紀念館,X光機、馬克沁重機槍、發報機、收報機、手搖發電機、電台……一件件文物都是革命歷史的見證,承載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蘊含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凝結著寶貴的精神財富,這是偉大長征精神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紮西會議」蘊含著光榮的傳統和豐富的實踐成果,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科書和生動教材。要深入挖掘「紮西會議」的歷史貢獻及其時代價值,加強對「紮西會議」紅色資源的開發研究和理論闡釋,為「紮西會議」紅色資源的保護利用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和理論依據。加大對「紮西會議」歷史遺址、紀念地、烈士陵園等革命遺址和歷史文物的保護,為促進「紮西會議」紅色資源的活化利用奠定基礎。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講好「紮西會議」等故事,讓紅色文化、革命傳統在雲嶺大地上廣為流傳、深入人心,才能更好地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雲南實踐注入強大動力。

要充分發揮幹部教育的引領作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重溫革命傳統,讓「紮西會議」紅色文化資源成為「行走的課堂」,引導黨員幹部在實踐中傳承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要充分發揮思政課的作用,將「紮西會議」紅色資源融入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通過生動的課程與豐富的活動,培養有理想、有擔當的時代新人。要充分發揮「紮西會議」紀念館、紅色紀念遺址、革命文物在紅色旅遊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精心設計參觀路線和講解內容,創作文創產品,生動傳播紅色文化,讓「紮西會議」紅色旅遊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課堂。

責編:謝祥睿

審核: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