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業態如何創造「新」價值
來源:北京網民說

(本文約1700字,閱讀約需6分鐘)

遊客在圓明園數字體驗空間體驗VR
上班打卡第一週,春節的餘熱還未消散,回想起假期時光,同事小黎對在商場里玩VR遊戲的體驗唸唸不忘。
從未正經玩過遊戲的她,被商場里幾台無人值守的共享遊戲機吸引。與現場的陌生人一起組隊,戴上VR眼鏡,一玩就是兩個多小時。身邊不時有逛商場的人路過,有的駐足成為她的觀眾。「逛商場走累了,可以隨時停下來玩玩,體驗超棒!」她說。
新業態「新」在哪
近些年,許多網民都體驗到了新經濟新業態模式帶來的「消費升級」。從線上紅包、雲拜年、預製年夜飯到XR(擴展現實)、VR(虛擬現實);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的積極發展正選經濟、冰雪經濟、銀髮經濟,到生成式AI、智能穿戴設備、虛擬人、網聯汽車等,新產業新消費層出不窮。
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前四天,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比去年同期增長5%以上。數據的背後,離不開新業態蓬勃發展與創新驅動。
種類繁多的新業態到底「新」在哪?
年前我為家裡裝上了某企業的全屋智能系統。每當我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一邊用指紋打開智能門鎖,一邊對著門內的智能音箱說:「我回來了。」玄關和客廳的燈光隨即亮起,智能音箱播放起優美動聽的音樂,智能窗簾自動拉開,角落里的掃地機器人收到指令即開始工作。這些智能新玩意,不僅解放了我的雙手,還可以節省電費,並有了更安全的保障。
小黎曾跟我說,她做全職媽媽的時候,在家學會了直播,並且很享受直播帶來的樂趣。隨著5G、AR(增強現實)、AI等新技術的應用,直播帶貨等行業也不斷有創新的發展模式出現。這些新業態不僅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也讓許多人找到了新的就業機會。
不僅是智能家居和直播業,智慧醫療、元宇宙、即時零售等新業態也層出不窮。新業態的顯著特點,正是它的多樣性。
進一步觀察,我們還會發現新業態並非僅僅是「互聯網+」。就北京來說,王府井、西單、三里屯、首鋼園等多個正選中心,吸引了國內外時尚、科技、體育、文創類眾多知名品牌進京正選首戰;春節期間,北京朝陽大悅城連續開業10多家熱門餐飲和網紅小吃首店;北京市東城區實施的「故宮以東」共創計劃,吸引了多個首戰、正選、首展品牌項目的入駐,正選經濟在北京快速增長。
各類新業態打破了傳統行業的界限,創造了新的消費場景和價值鏈條。它們不是簡單的線上線下結合,而是重新定義了產品和服務的存在方式。

「故宮以東」與王府井共創
新業態的時代脈動
新業態的興起,並不是偶然,本質上是對社會發展趨勢的回應。
首先,就是「便捷化」。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大家都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最多的事情。像外賣、網約車,正是滿足了這種需求,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
其次,是消費觀念升級。以前,大家的選擇有限,只能接受大眾化的產品和服務。但現在,新業態讓個性化定製成為可能。想買什麼款式的衣服,網上多得是;想學什麼課程,在線教育平台上有各種選擇。
最後,是生活方式變遷。共享經濟的出現,讓資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這些新業態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更減少了資源的浪費。老齡化社會催生了銀髮經濟,城市單身人群增多推動了「一人食」經濟。這些都不是企業憑空創造的需求,而是社會發展的市場需求。

兩位創業者直播帶貨推介當地竹扇
新業態的新邏輯
新業態的「新」,不僅體現在它的多樣性和便捷性上,更體現在它對社會發展趨勢的捕捉和對技術、經濟邏輯的運用上。
從技術層面來看,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降低了創新門檻。以直播帶貨為例,沒有高速網絡和智能推薦算法,這種模式將無法實現。電商平台通過大數據分析,能更精準地推送用戶感興趣的商品。
從經濟層面來看,新業態往往能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率。共享單車通過共享模式,減少了個人購買和維護單車的成本;知識付費將原本零散的知識產品化,創造了新的盈利模式。
但新業態也面臨挑戰。過度依賴資本補貼、同質化競爭、監管滯後等問題都需要解決。更重要的是,新業態須找到可持續的商業模式,而不是一味追求「新」而忽視「實」。
未來,隨著技術進步和社會發展,我們還會看到更多新業態湧現。在這個充滿變化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學會適應新業態,更要學會從中發現快樂,發現機會,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文中人物為化名)

首鋼園夜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