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河南大學生:用短影片推介故鄉歷史和文化

河南省滎陽市大二學生馮小寧——

用短影片推介故鄉歷史和文化

「助力家鄉宣傳,小寧義不容辭。今天我們來到虎牢關,一起聽聽三英戰呂布的故事……」河南省滎陽市虎牢關前,中國傳媒大學大二學生馮小寧別上領麥、一路小跑,向網民介紹起千年前闖關奪隘的故事。

陽光的外表、流利的普通話、詼諧的談吐,手機鏡頭中,科班出身的馮小寧仰望關隘、撫摸石碑、觀賞古廟、眺望黃河,把家鄉的風景展現在網民面前。

「大一寒假,我開始學習錄製影片,當時還有點‘趕鴨子上架’。」今年20歲的他告訴記者,雖是00後,學的又是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但自己在短影片方面卻是「新生」,為訓練上鏡狀態,在家人鼓勵下,他註冊了「小寧愛家鄉」的短影片帳號。

一名北京大學生,把鏡頭對準千里之外的家鄉小縣。這源於一次在校時的「尷尬」經歷。

「我來自河南滎陽。」一次入學自我介紹時,同學誤把滎陽聽為信陽。「滎和信,聲調不同,不是一個字。」一番糾正後,他發現對方原來沒聽說過滎陽。

「想要我的家鄉也能被更多人看到。」馮小寧發現,「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天水麻辣燙」「淄博燒烤」這兩年相繼出圈,一些低調到近乎不知名的城市藉著文旅發展,也成了網紅打卡地。他便利用寒暑假的返鄉空閑,把鏡頭對準家鄉,開啟了推介之旅。

去年春節,滎陽打造了一個像棋主題景區。馮小寧陪家人遊玩,隨手拍攝了一段變裝影片。沒想到,這條影片讓他「火」了一把,短短幾天便收穫百萬播放量。他有了信心,一口氣跑了老家10多個地方,在泗水河畔尋覓古渡口,在李商隱公園說《錦瑟》,在漢霸二王城感受楚漢之爭,都取得了不錯的傳播效果。

為了更深入地瞭解家鄉,馮小寧跑到菜市場找年味,感受人情和煙火;打卡滎陽博物館追歷史,感知歷史與文化。「家鄉歷史竟然這麼悠久、文化如此厚重。」馮小寧感慨,短影片背後是蒐集資料、設計腳本、編輯文案,這都讓自己對家鄉有了新認知。

「我想,年青人最自豪的浪漫,應該是助力自己的家鄉被更多人熟知。」馮小寧說,經過一年的寒暑假行走與拍攝,他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幫手機屏幕前的陌生人找到對家鄉的認同。「希望更多人認識我的家鄉,也希望在外追夢的遊子能常回家看看。」馮小寧說。(記者 張文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