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山體滑坡災害搜救緊張進行,多種先進監測設備助力救援
2月8日11時50分許,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2組突發山體滑坡,造成房屋被掩埋、人員受傷失聯。災害發生後,多方救援力量趕赴現場。記者瞭解到,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多種先進監測設備和手段助力救援。
中國安能:多種險情監測裝備提供堅實保障
2月11日清晨6時50分,根據聯合指揮部統一部署,中國安能救援隊伍深入筠連縣山體滑坡險情深處的受災居民區11、12號救援點開展救援工作。
「我們今天清晨天剛亮從現場指揮部出發,採用重型挖掘機裝備,從中斷的金坪村村道口附近打通一條便道,迂迴進入受災深處的11、12號救援點開展人員搜救作業,抓緊黃金72小時搜救時間,全力開展人員搜救工作。」中國安能成都基地救援員劉水介紹。
據悉,中國安能救援隊伍已於8時許完成新救援點設備進場通道與逃生通道的開拓,正在進行緊急救援中。

天剛亮,中國安能大型救援裝備已經開始了救援工作,機械轟鳴聲、指揮聲、對講機聲忙碌嘈雜,不絕於耳。其中,還有一波人在操作著精密儀器。
據瞭解,本次險情屬於高位山體滑坡,坡度陡、方量大,救援難度高的同時危險程度也比較高,救援安全的保障是此次搶險的重要一環。此次中國安能救援隊攜帶了邊坡雷達、三維激光掃瞄儀、單兵圖傳等多種險情監測裝備,為救援安全工作提供了堅實保障。
「救援期間,我們通過邊坡雷達、三維激光掃瞄儀等先進裝備,時刻監控著滑坡體的位移和形變,如有安全風險,我們將與現場指揮部配合迅速拉響警報,待邊坡情況穩固後再進行救援作業。僅昨天一天,安全警報已經拉響過4次。」中國安能救援隊監測組組長謝官桓表示,「在做好預警工作的同時,我們還在進場的第一時間挖通多條緊急避險通道,如果發生次生災害,確保救援隊員能夠第一時間安全快速撤離。」
據介紹,險情發生後,中國安能迅速從成都、重慶抽調救援員、技術專家110人,救援裝備50台(套),擔負了滑坡體開挖協助搜尋、裝備進場道路和緊急逃離通道開闢以及邊坡險情偵測等重點任務,截至2月11日6時,累計翻清滑坡體49000方,修築緊急避險通道700米,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中。
國家消防救援隊:「人、犬、裝、機」 緊密配合提升效率
2月10日,消防救援人員利用音影片生命探測儀在滑坡現場繼續開展搜救。救援人員佩戴專業監聽耳機,根據聲音的傳播方向和音量強弱,搜尋失聯被困人員所處的方位。
據瞭解,音影片生命探測儀是一款綜合音頻和視覺技術的搜救裝備,主要探測被困人員發出的聲音,如呼喊、敲擊等,同時能通過狹長的攝像頭伸入碎石內部搜索。
滑坡現場,消防救援人員借助雷達生命探測儀開展搜救工作,時刻關注著儀器屏幕上跳動的信號。據介紹,雷達生命探測儀能通過電磁波探測碎石掩埋下的人體生命特徵,識別被困人員的位置信息。
此外,相關負責人介紹,救援人員還通過 「人、犬、裝、機」 緊密配合,提升搜索效率。

首先,搜救犬憑藉著敏銳的嗅覺,在滑坡堆積的大片區域內來回搜尋,一旦發現可疑區域,搜救犬便會立即駐足,發出示意,消防救援人員見狀使用噴漆對區域進行標註。
隨後,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人員也迅速上前,手持氣體檢查儀進行細緻檢測。在確認可能性較大後,調度大型挖掘機幫助消防救援人員進一步搜索被埋壓的深處。
據瞭解,在現場使用的氣體探測儀全稱為「含水土質埋壓人員痕量氣體生命探測裝備」。通過探測埋壓人員痕量氣體信號強弱,從而確定埋壓人員的可能位置,可與搜救犬互相配合使用。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張磊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