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沿海大省,迎來首座「萬億GDP」城市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作為沿海省份的河北,迎來首個「萬億GDP」城市。

近日,「唐山發佈」發佈消息,河北唐山經濟總量跨上萬億元新台階。根據唐山市統計局數據,初步核算,唐山2024年實現GDP總值10003.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6%,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0.6個和0.2個百分點。

至此,唐山也成為全國第27個「萬億GDP」城市。

唐山城市風光。圖/視覺中國唐山城市風光。圖/視覺中國

首破萬億

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唐山之所以能在2024年實現GDP突破萬億,工業功不可沒。

唐山是中國近代工業的搖籃,工業總量連續多年位居河北省首位。憑藉較為雄厚的工業基礎,多年以來,唐山的GDP總量一直「跑贏」省會石家莊。

2024年前三季度數據公佈時,唐山的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461.9億元,同比增長5.1%,新興產業增加值更是同比增長9.9%,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21.8%。彼時,唐山就與徐州、大連一道被視為2024年「萬億GDP」城市的有力競爭者。

2024全年數據公佈後,唐山第一產業增加值661.1億元,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5042.8億元,增長6.4%;第三產業增加值4300.0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唐山GDP總額的50.4%,此外,第二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8.9%。

而2024全年唐山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則比上年增長8.3%,分別高出全國、全省2.5個和0.8個百分點。

「2024年唐山三次產業增加值的結構為6.6∶50.4∶43.0,第二產業佔比最高,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58.9%,是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桑治向清分析。

在他看來,唐山產業結構的亮點突出表現為工業基礎雄厚,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快,黑色金屬冶煉等重點行業表現出色。此外,高新技術產業有發展潛力,2024年增加值增速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6個百分點。

「同時,唐山沿海經濟帶作為中國重要的沿海開放區域,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和物流體系完善,近年對外開放力度加大,外向型經濟和高附加值產業發展進入加速度,呈現良好態勢。」桑治向清分析。

鋼鐵依賴與轉型

唐山GDP突破萬億,其實離不開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鋼鐵產業的轉型與升級。多年來,「世界鋼鐵產量第一名是中國,第二名是中國河北省,第三名是中國河北省唐山市」的說法一直廣為流傳。

唐山因煤而建,因鋼而興。1878年開平礦務局的成立,不僅是中國近代煤礦的開端,也是唐山這座城市的起點。此後,隨著越來越多企業的創立,唐山的工業化、城市化之旅也正式開啟。

而此次唐山GDP破萬億,同樣有賴於作為城市支柱產業的鋼鐵。

數據顯示,作為唐山的支柱行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即鋼鐵產業)2024年增加值增長8.4%,增速高於唐山全市工業平均水平(8.3%)。2024年上半年,唐山工業增加值2112.3億元,精品鋼鐵產業規上工業增加值達933億元,佔規上工業的49.4%。

以2023年發佈的數據來看,唐山粗鋼產量1.21億噸,佔河北全省的57.7%,而當年中國粗鋼產量10.19億噸,唐山一地的佔比就超過1/9。

而對鋼鐵的依賴,也曾帶給唐山「陣痛」。2015年以來,在鋼鐵去產能的背景下,唐山依靠重工業的發展路徑承受了嚴峻的壓力。最近幾年,隨著鋼鐵市場發展態勢的逐漸回穩,唐山的經濟也因此受益。

在華東師範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看來,鋼鐵等傳統產業為唐山市2024年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分析,唐山是世界上知名的鋼都,其鋼產量佔全世界鋼產總量的1/20,貢獻了唐山本地稅收的1/5以及一半以上的工業增加值。

那麼,作為一座「萬億GDP」城市和工業重鎮,如果鋼鐵產業佔比居高不下,是否意味著其整體產業結構不夠具有競爭力,發展成色不足?

「從有利方面看,唐山市鋼鐵產業發展條件優越,產業定位與區域資源稟賦高度吻合,比較優勢穩固。比如自身鐵礦石和煤炭資源豐富,擁有大型海港,產業基礎雄厚,產業鏈完整併臨近京津冀,鋼鐵消費市場巨大。」曾剛說。

唐山曹妃甸工業區鐵礦石碼頭。圖/視覺中國唐山曹妃甸工業區鐵礦石碼頭。圖/視覺中國

而在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牛鳳瑞看來,從比較優勢角度分析,每個區域都有自身最適合發展的產業。比如像唐山這樣的地級市,有大鐵礦,有海港,澳州、巴西海運而來的鐵礦石,可以憑藉低成本就地加工。對唐山而言,發展鋼鐵產業擁有較強的比較優勢。而在高質量產業發展背景下,相比部分「從零開始」的新產業,更重要的是將優勢傳統產業不斷升級。

事實上,唐山也在不斷提升其鋼鐵產業的科技含量。2024年12月3日,河北省首家省實驗室——燕趙鋼鐵實驗室在河北省唐山市揭牌。據悉,燕趙鋼鐵實驗室是河北省啟動建設的第一家省級實驗室,採取「企業出題、實驗室答題」的方式,通過目標和需求導向,組織科研活動。同時其還採取了「先使用、後付費」的方式,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新潛力待挖掘

雖然一直以來,鋼鐵產業一直是唐山的產業「長板」,但受到地理位置和環境承載能力的限制,在當下和未來發展中,唐山仍然面臨不小的壓力。

「降低資源型產業碳排放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唐山鄰近首都北京,大氣環境質量要求高,縮小碳排放現狀與目標之間距離難度很大。」曾剛分析。

而在桑治向清看來,唐山鋼鐵等傳統重工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較大,導致經濟容易受到行業週期性波動和市場需求變化的影響。此外,唐山的資源短缺問題較為突出,主要體現在能源、水資源和土地資源等方面,其轉型升級壓力仍不容小覷。

最近幾年,唐山開始不斷髮力新產業,比如目前唐山全市已經擁有機器人企業222家,其中規上企業3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5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3家,單項冠軍企業9家。

但有業內聲音指出,不論是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型產業集群,還是發展港口經濟以及京津冀一體化等方面,唐山還有更多潛力值得挖掘。

2024年,唐山港完成貨物吞吐量86215萬噸,同比增長2.37%。但招商證券研報顯示,唐山港散雜貨業務貢獻了核心利潤,從吞吐量結構來看,鐵礦石吞吐量佔比最高,2024年1—3季度佔比達54.6%,其次為煤炭,佔比為24.5%。

在牛鳳瑞看來,唐山可以利用港口的優勢區位,在沿海佈置更多大型重化工產業,提升產業整體的競爭力。

桑治向清分析,唐山可以充分發揮港口經濟潛力,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和沿海開放門戶城市的優勢,加強與國內外市場的合作,進一步強化唐山港作為東北亞地區重要港口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國際中轉、配送、採購等業務,從而推動港口物流、貿易、臨港工業等高質量發展,使之成為連接東北亞與歐洲的重要樞紐港口。

目前,唐山確立了多個新興產業和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計劃,但這類產業的發展往往需要更為集中的科教資源作為支撐。作為一座地級市,唐山的科教實力有限,在不少業內專家看來,這正是京津冀合作的契機。

曾剛分析,唐山作為河北的經濟中心城市,地處京津冀地區的中間位置,鄰近北京、天津、雄安新區等重要地區,內外交通便捷,跨地域產業合作潛力巨大。在他看來,唐山市應該抓住轉型發展的機遇,大力推進跨地域「政產學研金」一體化;充分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國家戰略機遇,積極主動對接北京、天津的科創資源,支持創新飛地、產業飛地發展,建立「京津總部+唐山基地」「京津研發+唐山生產」「京津市場+唐山產品」的新興合作關係。

作者:趙越(zhaoyue1@china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