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龍」何以出杭州?杭州以重磅政策回應「靈魂之問」

來源:浙商雜誌

杭州,到底做對了什麼?

「DeepSeek為什麼會出現在杭州?」「為什麼南京發展不出‘杭州六小龍’?」 

「大灣區的科創實力極具國際競爭力,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也恰是廣東湛江人,但他為何在創業時沒有選擇深圳、廣州,而選擇了杭州?」 

……

何以浙江?何以杭州?這樣的「靈魂之問」備受社會熱議,甚至有多個省級媒體發出「杭州有DeepSeek,我們有什麼」「為什麼我們發展不出‘杭州六小龍’」等「靈魂追問」。

《論語》有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毋庸諱言,「杭州六小龍」在全球科技舞台上鋒芒畢露、大放異彩的同時,也激發了廣東、江蘇等經濟大省的「深度求索」。

2月10日晚,人民日報評論發表「‘六小龍’何以出杭州?這樣的追問有意義」一文,文章提出:看一地的發展之道,不能只關注「修成正果」後的當下,更要學習來時路上是如何披荊斬棘、化解「九九八十一難」。

一座長期被外界視作「電商之城」,缺乏實業支撐的城市,在新一輪科技浪潮重塑社會經濟發展底層邏輯之際,卻再度成為舉世矚目的焦點。杭州,到底做對了什麼?

問題的答案,或許就藏在昨天召開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中。2月10日,杭州市政府新聞辦聯合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商務局、錢江海關召開杭州市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新聞發佈會,會上提出推動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加快先進製造業發展、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等多項重磅經濟政策。

打造更高水平的創新活力之城

「新增全國重點實驗室15家、累計達到33家,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1.62萬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3.92%,實現技術交易額、新產品產值總和超過9200億元,連續4年獲得省「科技創新鼎」,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躍居全國第4位。」

發佈會現場,杭州市科技局的相關負責人細數彰顯杭州科技發展水平的相關數字,並表示,2024年,杭州的科技創新能力有顯著提升。接下來,杭州將錨定打造更高水平創新活力之城,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和教育強市、科技強市、人才強市建設。

具體而言,是拿出「真金白銀」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設立研發機構、參與科研項目。例如,杭州將對首次認定的新雛鷹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資金獎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浙商》雜誌記者瞭解到,宇樹科技在發展初期,一度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正是杭州市「雛鷹計劃」及時為其提供融資,最終幫助企業度過難關,並逐步發展為當今的知名企業。

此外,對於企業建設研發總部、參與軟科學項目研究、開展技術交易、在海外設立研發機構等舉措,都會予以資金獎勵或者財政補助。

發佈會上,杭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還稱,今年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政策包聚焦企業、轉化、平台、技術、項目、金融、教育、人才等八大關鍵環節,主要關注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科技成果順利轉移轉化、高能級科創平台提質增效、教育科技人才實現實質性貫通等問題。

以「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例,杭州將加快構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持續推動環大學大科創平台創新生態圈建設,支持企業建設概念驗證中心和中試基地。並支持高校院所按照「先使用後付費」的方式,把科技成果許可給小微企業使用。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強化科技金融支撐作用,市區兩級與省級部門聯合組建30億元規模的第三期省科創母基金,加大「顛覆性成果轉化直投基金」投資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此外,杭州還探索將符合條件的流動共享人才納入服務保障範圍,推動人才有序流動。探索校院企高層次人才「互聘共享」,推廣「產業教授」「科技副總」機制,推動人才資源共享。

大力發展五大風口潛力產業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我國處於進一步打造生產力優勢的關鍵時期。

產業是經濟之本,也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發佈會上,杭州提出,將以「五大未來產業」為後備力量,大力發展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類腦智能、合成生物等風口潛力產業,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此外,還將關注未來網絡、先進能源、前沿新材料、商業航天、無人駕駛等前沿領域產業。

杭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落腳點在於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而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可以從傳統產業要改造升級、優勢產業要鞏固提升、新興產業要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要賽前分析佈局等方面入手。

因此,杭州在進一步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和未來產業佈局時,將主要關注四個方面:更加聚焦新質生產力、更精準落實助企惠企政策、更高水平推動數實深度融合、更大力度強化工業用地保障

如何更精準落實助企惠企政策?2025年,力爭新增中小企業無還本續貸600億元左右。新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0家,入庫培育科技領軍企業10家以上。實施以設備更新為主的製造業重點技術改造項目650項,全年累計完成設備更新1萬台(套)。

如何更高水平推動數實深度融合?杭州將繼續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深化國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2025年,新增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10家、未來工廠3家,新增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20家。對經認定的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給予200萬元一次性補助。

如何更大力度強化工業用地保障?2025年,杭州全市供應工業用地1萬畝以上,佔出讓土地總量不低於40%,新增「工業上樓」空間250萬平方米以上,盤活低效工業用地1.5萬畝以上。

為企業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政策服務

發佈會現場,還發佈了「親清在線」平台「海關政策專區」。據悉,該平台已在近日上線試運行,將幫助進出口企業更便捷瞭解、熟悉和運用相關政策。

發佈會上,錢江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海關政策專區」上線後,主要是直接提升企業獲取海關政策的便捷性。在「親清在線」渠道,通過「海關政策專區」,所有企業不管大小,都可以直接獲取最新、最權威的進出口政策法規和技術貿易措施。

此外,相關負責人還建議,希望企業能有專人,經常來逛逛這個「政策超市」。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經營領域進行政策訂閱。同時,平台支持訂閱功能,這樣一來,企業可以確保不會錯過一些關乎自己切身利益的政策動向。

不同企業的經營方向和貿易國別是不一樣的,面臨的政策環境也有很大區別。相關負責人稱,下一步,主管部門還將上線「智能推送平台」。針對企業進出口貿易情況進行分析,在精準畫像的基礎上利用人工智能匹配,及時將相應的進出口政策、技術性貿易措施等「一鍵智達」企業,實現更加個性化、精準化的政策服務。

這意味著,未來每家企業都可以獲得量身定製的服務,真正實現「千企千面」,在出海浪潮中避免政策風險,助力企業行穩致遠。

「中國的今天,新一輪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到處都是新領域、新賽道、新機遇;今天的中國,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湧流,處處都有新動能、新氣象、新希望。」引用人民日報評論的話來說,杭州的成功恰在於找準了比較優勢、確定了發展方向,然後拾級而上,「修成正果」。但也要看到,各地資源稟賦、基礎條件不同,借鑒經驗但不能照搬照抄。

文丨《浙商》全媒體中心記者 胡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