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堆物、勸導「釘子戶」,北京第三波「大掃除」行動開啟

「大娘,平房區院里、道路都比較狹窄,再堆上這麼多可燃雜物,很容易引發火災,您看現在都只能一個人勉強通過呢,一旦發生火災,這生命通道很可能就被堵上了,影響逃生啊。」2月11日,防火監督員指著胡同里堆得層層疊疊的雜物,耐性向居民解釋。

近日,北京開啟第三波「大掃除」行動,清理可燃物、保持「兩個通道」(消防車通道和疏散通道)暢通,以降低火災風險,確保居民們的生命安全,同時也針對老人等重點關愛群體開展宣傳活動。2月11日,新京報記者跟隨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來到西城區平房區、朝陽區住宅樓開展「大掃除」。

西城區某胡同大院里,疏散通道處堆了幾十個瓶子和雜物。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西城區某胡同大院里,疏散通道處堆了幾十個瓶子和雜物。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

平房區疏散通道堆滿雜物,僅容一人通過

走進西城區一胡同,新京報記者注意到,胡同里的疏散通道處有紙殼和廢棄的礦泉水瓶等雜物,西城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見狀,挨個敲門,提醒居民們及時清理雜物,「不然起火了很可能堵住疏散通道。」

在東絨線胡同附近,防火監督員發現,一戶院子門口的疏散通道被佔用了約四分之一,堆砌著紙殼、礦泉水瓶、廢舊單車、編織袋、木板等。防火監督員趕緊到院里尋找堆砌雜物的居民,結果發現,狹小的院子更是被雜物堆得滿滿的,閑置的魚缸、水桶、建材等,使本來就狹窄的疏散通道變得僅容一人勉強通過。

「有人在嗎?這是您家的東西嗎?」防火監督員敲門詢問得知,院里住了兩戶,其中一戶老人平時會積攢廢品,防火監督員再三勸導這位老人,「大娘,廢品得及時賣掉,不能堆這麼多,如果您沒來得及扔,我們也可以幫您收拾。」

防火監督員解釋之後,這位老人意識到了保持疏散通道暢通的必要性,「我會及時把它們收拾起來的,以後不攢這麼多了。」

防火監督員通過走訪發現,平房區疏散通道狹窄,很多居民過年期間購買了不少年貨禮盒,廢舊的禮盒、瓶子都堆在疏散通道里,造成了安全隱患。

「這麼多水瓶子,您如果要賣廢品,就盡快賣掉,作為居民,您不應該堵塞逃生疏散通道。」防火監督員敲開一家門,指著疏散通道上的幾十個礦泉水瓶說。「賣廢品的一直沒來,之前沒意識到這有消防隱患,我盡快把它們都清理了。」居民誠懇地接受了勸導。

此外,防火監督員還測試了平房院內的消防報警設施,按下緊急呼叫報警按鈕,話筒里隨即傳來了值班員的聲音。設施下方標明了報警流程,防火監督員告訴居民,如果要向消防部門報警,可以直接按下緊急呼叫按鈕,便可以直接同值班員通話,系統也能夠自動定位報警設施所在位置。

防火監督員提醒居民清理疏散通道中的堆物。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防火監督員提醒居民清理疏散通道中的堆物。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

「釘子戶」不願清理堆物,消防和物業耐性勸導

隨後,新京報記者隨朝陽區消防救援支隊防火監督員來到了朝陽北路旁的一座臨街高層居民樓。

記者和防火監督員隨機乘電梯前往一較高樓層,一出電梯就看到樓道一側已經堆滿了快遞紙殼、泡沫箱、木板、金屬製品等雜物,多個泡沫箱里甚至還種著農作物,樓道因此變得非常狹窄,僅容一人通過。「這些雜物快把過道堆滿了,這不符合防火規範,必須要清理了。」防火監督員說。

防火監督員敲門後,開門的居民情緒很激動,「我過年多收了些快遞,過兩天就清理了,還有很多快遞要退貨,沒法一下子清理乾淨。這是我的私人物品,你們不能隨便清理!」居民態度非常抗拒。

防火監督員不斷安撫居民情緒,試圖勸導。「我們是來幫您消除安全隱患的,這樓道是逃生疏散通道,可燃物堆太多,很容易引起火災,如果疏散通道被堵住,那就沒法逃生了,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安全開玩笑。」

儘管居民情緒激動,但防火監督員一直耐性講解著清理「兩個通道」的必要性,並囑咐她盡快清理。物業工作人員表示,此前曾多次勸解該居民清理堆物,但對方態度不積極。

從樓梯往下走,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六層和七層的疏散通道里擺放著不少家居用品,比如床墊、椅子等。防火監督員詢問物業工作人員得知,這是因為七層一戶租戶剛剛搬來,還沒來得及整理。

防火監督員敲門後詢問,居民解釋稱家人不在,自己身體不便,等家人回來後會一起拚裝傢俱、盡快清理。物業工作人員也表示,之後會再來檢查。

小區物業負責人高先生告訴新京報記者,平時他們會定期清理樓道里的雜物,對於無主雜物也會張貼通知單,告知物主需及時清理,避免逃生疏散通道堆物堆料。

朝陽區一住宅樓內,樓道里堆著雜物。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朝陽區一住宅樓內,樓道里堆著雜物。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攝

北京多區消防到老人家中清理堆物

據瞭解,為進一步提升轄區老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識,有效杜絕「小火亡人」事故發生,北京各區消防救援支隊結闔第三波「大掃除」行動,針對「鰥寡孤獨」老人等重點關愛群體,開展了敲門入戶的宣傳活動,幫忙清理堆物。

近日,豐台區石榴莊消防救援站接到了社區工作人員的求助。石榴莊東街社區幹部發現怡和世家一居民樓內存在異味,樓道和樓梯間內也經常堆滿雜物。社區走訪發現,居民劉女士獨居,常年撿垃圾,家中和樓道被她堆得無處下腳,給自己和周邊居民帶來了安全和衛生隱患。

「阿姨,您家裡堆這麼多東西,不說影不影響別人,多影響您自己生活啊!」社區和物業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勸說、協助清理,還給劉女士送去滅火器材和滅蟑藥品。但劉女士難改多年來養成的習慣,「清理完再撿」成了常態。

石榴莊消防救援站立即配合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進行勸說,向其說明家中的消防安全隱患。經多方努力,社區工作人員聯繫到劉女士的弟弟,希望家屬配合街道和社區做通思想工作。

「阿姨,不用您動手,我們找人幫你清!該賣的咱賣了,該扔的咱就扔了,您看行不?」多個部門的工作人員多次上門勸說,劉女士最終同意物業工作人員入戶協助其清理家中堆放的垃圾,並簽訂承諾書,承諾自己將全權委託怡和世家物業對屋內和樓道進行全面清理及消殺,並保證不會再撿拾垃圾雜物進樓。

此外,2月11日起,延慶區消防救援支隊開展「平安敲門行動」,通過「一戶一策」精準服務,為轄區內20餘戶「鰥寡孤獨」老人送去「消防平安禮包」。在香水園街道一戶獨居老人家中,消防宣傳員一邊叮囑老人,「灶上煮東西時,人千萬別離開」,一邊將印有緊急聯繫方式的「消防平安卡」遞給老人。

在宣傳過程中,消防宣傳員和誌願者們還幫助老人排查了家中的火災隱患,重點檢查了電氣線路、燃氣管道、家用電器等,並現場指導老人如何整改隱患,確保消防安全。

新京報記者 彭鏡陶 實習生 翟未萌

編輯 彭衝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