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官宣進軍外賣:目前僅限堂食餐廳和品牌連鎖,0佣金能否撼動美團、餓了麼

醞釀已久的京東外賣終於正式官宣。

2月11日,京東外賣正式啟動「品質堂食餐飲商家」招募,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全年免佣金。

這也是京東首次對外承認已經進軍外賣市場。此次招募只限「品質堂食餐廳」。京東外賣將為入駐商家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商家獲益,共同推動外賣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澎湃新聞在京東APP上看到,「秒送」頻道已經上線,其中包括「外賣」欄目,涵蓋美食、咖啡、奶茶、快餐、小吃滷味等,從配送方式來看,主要由京東旗下子公司達達負責。

從價格來看,不同平台的商品標價有上下浮動,但記者測試發現,京東平台的配送起步價更低,但配送費普遍在8-9元之間,美團普遍採用滿額減免配送費,不過起送價要高出不少。從整體來看,兩個平台外賣價格差異並不是很大。

同樣的門店和產品,京東秒送起送價為9.9元,而美團起送價格為30元。京東配送費為8元,美團滿額免配送費。(左為京東,右為美團)同樣的門店和產品,京東秒送起送價為9.9元,而美團起送價格為30元。京東配送費為8元,美團滿額免配送費。(左為京東,右為美團)

實際上,京東開始進軍外賣是從去年5月開始,當時已經上線了瑞幸、Tims、庫迪等為代表的咖啡、奶茶品牌,以及以漢堡王等為代表的快餐連鎖品牌,但非常低調,並未得到外界關注。

至於京東外賣和其他平台的區別,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目前京東外賣僅限堂食餐廳和品牌連鎖餐廳,該業務仍處於初級階段。

此外,澎湃新聞曾經報導,美團平台的佣金比例在6%-8%之間,而有傳言稱,京東外賣的佣金比例為5%,低於美團。對此,京東方面並未給出明確答覆。但根據公開說法,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將實現「全年免佣金」,無疑對美團等競爭對手構成挑戰。

早在3年前,京東已經對外放出了入局外賣的風聲。2022年6月17日,時任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接受外媒採訪時表示,京東已考慮進軍外賣業務。「至於什麼時候開始做,就看我們的能力,什麼時候可以組建人才隊伍了。」

當時在採訪中,辛利軍沒有詳細說明外賣計劃,但表示其子公司達達具有強大的同城配送方面能力。這也意味著,京東外賣也將正面與阿里巴巴、美團進行競爭。不過,目前辛利軍已從京東集團正式離職。

為了佈局外賣,京東持續加深和達達集團的合作。今年1月,京東宣佈擬私有化達達集團,進一步整合資源,為挺進外賣行業做準備。去年5月,達達集團宣佈業務全面融入京東生態,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京東到家全面整合升級為「京東秒送」。去年8月,達達集團進行調整,其中,達達快送更名為達達秒送,同時宣佈管理層調整,京東集團顧問郭慶出任達達董事會主席。去年9月,京東從禾爾瑪手中購得所持有的達達9.3%股權,持股比例上升至63%。

京東秒送的成績曾在達達財報中有所披露。據達達集團2024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為24.29億元,其中,京東秒送營收為9.3億元;來自達達秒送的收入為1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8億元增長38.6%。京東秒送在京東App場域的月均下單用戶數和訂單量同比增速雙雙超100%。

外賣行業曾經過多年混戰。目前,背靠阿里的餓了麼,以及打上騰訊系烙印的美團(03690.HK)是現有的兩大巨頭。而業內幾乎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對這一市場虎視眈眈。

2023年2月,抖音率先官宣殺入外賣市場,外界將其視為美團重要的競爭對手,消息當天,曾引發美團盤中一度跌逾9%。

抖音可謂是有備而來,2022年8月19日,餓了麼和抖音共同宣佈達成合作。餓了麼將基於抖音開放平台,以小程序為載體,與抖音一起通過豐富的產品場景和技術能力,幫助數百萬商家為6億抖音日活用戶,提供從內容種草、在線點單到即時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務。

不過,儘管來勢洶洶,抖音外賣似乎並未顯著撼動美團的護城河。

2024年6月,另一短影片巨頭快手被曝光入局外賣。從模式上來看,快手與抖音類似,沒有孵化自己的配送團隊,而是為商家提供外賣服務的平台支持,包括提供團購商品的外賣展示標籤,配送下單按鈕等,但配送服務由商家獨立聯繫相關團隊完成。

如果想要在快手上享受外賣服務,只需點擊購買後填寫地址和送達時間,提交訂單即可,這也意味著用戶能完成外賣團購商品從下單到配送到家的全流程。

面對來自抖音、快手、餓了麼的輪番夾擊,美團嚴陣以待,曾在去年宣佈了連續性的組織架構調整,並悄然上線短影片等「反製」抖音。去年4月,美團CEO王興曾發佈內部郵件,宣佈此前整合的美團平台、到店事業群、到家事業群和基礎研發平台將合併成為「核心本地商業」板塊,王莆中出任核心本地商業CEO。

而高管更是多次公開回應行業競爭問題,「無論其他行業參與者可能採取什麼舉措,我們都有信心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此外,美團高管還稱,觀察到競爭格局保持相對穩定,「我們的GTV(總交易額)高於很多友商。」

京東此次入局,能否撼動現有外賣格局?

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盤和林向記者分析稱,進入外賣市場對京東大有好處,比如京東可以將其配送員轉化為外賣員,提高其物流基礎設施的利用了,比如京東可以更好和線下商超合作,來提供平台服務,比如京東可以更好的通過本地配送服務來滿足京東會員的潛在消費需求。

很多人認為外賣市場已難以容納第三家企業的崛起,然而,實際上各大平台仍在不斷湧入外賣市場。」盤和林分析,一方面,外賣需求仍在持續爆發,需要外賣的消費者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外賣平台可拓展的新業務越來越多。如生鮮配送、本地服務(如維修、家政等服務的平台銷售)以及本地影院電影票銷售等。

「市場之廣闊,使得現有的頭部外賣平台無法獨攬所有本地平台業務,而消費者也希望有更多的可選平台。因此,京東進入外賣市場仍有廣闊空間。」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