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伊始光伏龍頭重啟專利戰,天合光能訴阿特斯侵權索賠超10億
新年伊始,頭部光伏企業間的專利戰戰火重燃。
天合光能(688599.SH)2月10日晚間披露了對阿特斯(688472.SH)提起訴訟的公告,計劃索賠合計10.58億元。
2月11日晚間,阿特斯發佈公告就相關訴訟回應稱,公司對天合光能的兩項涉案專利做過較為充分的研究分析,認為有較強的證據可以證明這兩項專利應屬無效,且公司產品和工藝也並不侵犯該兩項專利。天合光能基於該兩項專利向公司及常熟阿特斯合計索賠超過10億元,缺乏事實和法律上的依據。公司將積極應訴並採取相關法律措施。
兩項涉訴專利的代理機構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其無權透露專利轉讓的具體情況。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雷電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據其瞭解,此次涉及訴訟的兩項專利最初系由韓華思路信株式會社獲得了普通許可,然後轉讓給了晶科能源,再由晶科轉讓給了天合光能。
光伏頭部企業之間的專利戰火頻頻。除了天合光能訴阿特斯,晶科能源近期也先後在海內外發起對隆基綠能的專利訴訟。
北京三聚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高級合夥人周美華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綜合考慮訴訟成本、訴訟週期、市場份額壓力等因素,光伏領域的訴訟以和解收場的比例較高。
涉訴專利涉及TOPCon技術
作為原告的天合光能分別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一阿特斯、被告二常熟阿特斯陽光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賠償因其對於天合光能兩項發明專利的侵權行為給原告造成的損失人民幣6.07億元、4.51億元(共計人民幣10.58億元),並承擔案件涉及的維權合理支出及訴訟費用。其中被告二為阿特斯的全資子公司。
公告顯示,天合光能起訴阿特斯涉及侵權的兩項專利分別為ZL201710975923.2號發明專利「太陽能電池模塊」與ZL201510892086.8號發明專利「太陽能電池及其製造方法」。貝殼財經記者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系統獲悉,有兩項編號分別為CN201510892086.8、CN201710975923.2的專利申請記錄在案,公開的申請人為LG電子株式會社,代理機構為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2024年3月這兩項專利均發生了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的轉移。

為何企業公告與官方網站上披露的專利開頭字母不一致,2月11日,北京三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方面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專利申請通過審查後,在授權公告階段具有授權公告號,專利獲得授權之後取得專利號。授權公告號由國家代碼CN、專利文獻號、專利文獻種類標識代碼構成。專利授權之後,專利號即為「專利」拚音首字母「ZL」加上該專利的申請號。這意味著分別由CN、ZL開頭而後續數字一致的專利其實是同一專利。北京三友方面表示無權透露上述專利的轉讓情況。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雷電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據其瞭解,此次涉及訴訟的兩項專利系由韓華思路信株式會社獲得了普通許可,然後先後轉讓給了晶科能源旗下的上饒市晶科綠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饒新源越動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再由晶科轉讓給了天合光能。
「原告經比對分析,認為兩被告共同實施的製造、許諾銷售和銷售的光伏組件等產品落入涉案專利一、涉案專利二的保護範圍。」天合光能在公告中表示,上述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因此尚不能預測該訴訟事項對公司本期及期後利潤的影響,最終實際影響以法院判決為準。
另據天合光能公告披露,專利二涉及TOPCon技術,這也是天合光能與阿特斯目前均採用的主力技術。
頭部企業專利戰火重燃
近期,頭部光伏企業之間專利戰火頻頻。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晶科能源先後在海內外發起對隆基綠能的專利侵權起訴。今年1月,企查查信息顯示晶科能源在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隆基綠能,案件獲立案受理。1月下旬,晶科能源在日本向日本東京地方法院提起針對隆基綠能的專利侵權訴訟。2月4日,晶科能源在澳州起訴隆基綠能專利侵權,獲澳州聯邦法院受理。
北京三聚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高級合夥人周美華此前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光伏電池領域技術迭代迅速,在技術未被淘汰時,專利訴訟是專利權人最大化專利的價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來訴訟糾紛增多的主要原因是產業發展階段的必然結果,光伏產業競爭激烈、技術密集,專利眾多;在政策方面,又是各國政府重點關注的產業,例如歐洲的多國能源部長在2024年4月份簽署了《歐州太陽能憲章》,中美也有很多光伏領域的政策推出。」周美華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
據周美華介紹,綜合考慮訴訟成本、訴訟週期、市場份額壓力等因素,光伏領域的訴訟以和解收場的比例較高。例如2019年南韓韓華起訴隆基綠能等企業,雙方經過數年的訴訟,最終在2024年5月達成全球和解;TCL中環旗下的公司Maxeon起訴通威股份的訴訟發起於2023年6月,2024年底雙方達成和解。
天合光能與阿特斯均為光伏組件頭部企業,不過二者去年發展策略有所差異。
天合光能在全球組件出貨榜單中保持著與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綠能並列的第一陣營位置。公司在1月的投資者活動中表示,公司2024年組件出貨量較2023年持續保持增長,但2024年公司受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的影響,組件業務盈利能力下滑,導致全年經營業績出現虧損。
阿特斯在組件領域的全球出貨排名則逐漸被通威股份、正泰新能超越。公司解釋稱將經營策略調整為主動減少出貨量,以利潤為優先。與此同時,阿特斯正不斷倚重其視為第二主業的儲能業務。公司在2024年半年報中提到,報告期內光伏組件、系統產品營收同比下降,同時「儲能收入的增長抵消部分營收下降影響」。去年年末的調研中,阿特斯透露儲能業務在2024年前三季度為公司貢獻了半數以上的淨利潤。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朱玥怡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