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商家假冒「必吃榜」獲客,平台回應稱已線下治理近150家

新京報訊(記者秦勝南)「有網店製作售賣假冒必吃榜、黑珍珠賣了100萬單」「買一個假冒必吃榜牌匾可能只花21元」衝上熱搜,網上有人售賣假冒平台美食榜單牌匾非法牟利,不少餐飲門店購買假冒牌匾的消息也引發關注。2月12日,新京報記者從大眾點評「必吃榜」相關負責人處獲悉,自去年開始,美團相關部門已經開始打擊此類違規行為,其中,平台已線下治理了近150家違規或假冒使用「必吃榜」上榜榮譽的餐飲商家。

據公開報導,2024年11月,上海普陀警方查處一起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案件,其中提到,自2023年1月起,陳某、李某二人在未取得平台許可的情況下,為牟取非法利益,設計、製作了大量帶有平台標識的牌匾,並招攬員工林某對外銷售。據陳某交代,其和李某製作了「必吃榜」「黑珍珠」等帶有平台標識的設計圖,後又以此為模板,生產製作大量假冒牌匾,放在兩人共同經營的實體店以及網店內大肆對外出售。截至案發,兩人售出相關假冒牌匾上萬個,非法牟利一百餘萬元。目前,犯罪嫌疑人陳某、李某、林某因涉嫌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已被依法採取刑事強製措施。同時,民警也對曾購買過該假冒牌匾的商戶,逐一上門開展法律告知以及批評教育。

據悉,「必吃榜」「黑珍珠」是大眾點評旗下兩大餐品榜單。據大眾點評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6月至今,平台已線下治理了近150家違規或假冒使用「必吃榜」上榜榮譽的餐飲商家,線上治理商家數量達上千家,配合警方線下搗毀多個售賣「假獎牌」的涉案團夥。除了買賣「假獎牌」外,這類造假還包括,虛假宣傳(非上榜商戶使用「必吃榜」宣傳)、不規範宣傳(上榜商戶的本地/異地連鎖門店在宣傳時未標註上榜城市、年份及分店名)、品牌侵權(非上榜商戶未經授權使用「必吃榜」logo及字樣,文字標註「努力衝榜ing」等話術)等,還有些熱門景區的商戶把「必吃榜」logo改成「必吃餐廳」,誤導消費者。

真假必吃榜。圖片來源: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真假必吃榜。圖片來源: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

為維護平台榜單公信力,用戶和上榜商戶的合法權益,大眾點評「必吃榜」團隊已在全國重點城市開展持續治理工作,在發現商戶違規使用「必吃榜」物料,會第一時間聯繫進行整改;針對沒有整改的商戶,則會依照規則扣除門店在平台的誠信分;針對扣分後依舊不整改的「釘子戶」,或者發現買賣「假獎牌」等線索,則會向有關主管部門及時同步,積極配合有關部門查處虛假宣傳行為。

上述負責人提醒廣大用戶及商家,美團、大眾點評相關業務從未授權任何網店使用、生產、儲存、銷售其公司註冊商標的商品以及證明類產品。任何商家不要輕信或查收任何非官方行為寄送牌匾等相關榮譽。

此外,美團、大眾點評已開通線上舉報通道:商家可通過開店寶App聯繫客服,或者撥打商戶服務電話10105557;消費者可通過大眾點評App聯繫客服,或者撥打消費者服務電話10100011。消費者線下就餐時可以隨時通過大眾點評App實時核查商家是否真實上榜,避免「踩坑」。

編輯 唐崢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