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叫雲南的生活·旅居雲南丨多元業態繪就養老旅居新圖景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洱海的湖面上,大理古城里早起的老人們或在古城牆邊悠閑地打著太極拳,或沿著湖邊漫步,享受著這寧靜而美好的時光。這樣的場景,正是雲南養老旅居生活的生動寫照。

洱海 趙一舟 攝洱海 趙一舟 攝

近年來,雲南依託獨特的溫泉康療、鄉村休閑、生物保健等資源優勢,構建起社區型、鄉村型、景區型、酒店型、養老院型旅遊養老業態,全力打造「七彩雲南·養老福地」品牌,向養老旅居的客人發出邀請函。

普洱市大荒地居民小組距離思茅城區僅5公里,毗鄰雲南普洱五湖國家濕地公園,環境優美,是一顆嵌在山水間的明珠。近年來,大荒地居民小組大力發展避寒、避暑、渡假等旅居產業,吸引了眾多旅居「候鳥」來到這裏。旅居者王女士對大荒地村的環境和條件讚不絕口,認為公園里的奇花異草和小橋流水令人陶醉,這裏的養老生活十分愜意。大荒地居民小組憑藉「吃住+採摘」「吃住+品茶」「吃住+品咖」等鄉村型養老旅居特色模式,讓「候鳥」們願意來、留得下、住得久。

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城市一角。西雙版納州文旅局 供圖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城市一角。西雙版納州文旅局 供圖

如果說大荒地居民小組展現了鄉村型養老的田園詩意,那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社會福利院則呈現出養老院型旅遊養老的現代圖景。福利院積極響應養老機構規範化標準化建設要求,對院內設施進行提質改造,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舒適、安全的生活和旅居環境,實現「候鳥式養老」的標準化升級。院內乾淨整潔,配備食堂、健身房、檯球室、圖書閱覽室等多元化服務功能區,滿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此外,通過滬滇協作、建立長效幫扶機制、簽署醫養結合協議等措施,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優質的養老服務。這些舉措不僅吸引了本地老年人,也吸引了大批外地「候鳥」前來過冬。

騰衝市和順古鎮一景。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騰衝市和順古鎮一景。新華社記者 陳欣波 攝

在滇西邊陲,騰衝市憑藉豐富的溫泉資源和眾多景區資源正在書寫康養產業的新篇章。錦湖溫泉酒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酒店整合周邊「吃住行遊購娛」等旅遊服務配套機構,為老齡旅居者提供全方位服務。據酒店工作人員介紹,每月有200餘位旅居者在此享受幸福養老。

澄江市龍街街道左所社區引進企業建成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同樣為養老旅居提供了新選擇。該中心為社會旅居老人設置了40個房間,還有經過專業培訓的護理團隊提供24小時貼心照料。遊客劉永波去年暑期帶家中老人到澄江旅遊後便安排老人入住,他表示,這裏的服務、客房都不錯,氣候宜人,老人很滿意。

為了讓「候鳥」們更好地體驗養老旅居生活,雲南正著力完善昆明—楚雄—大理—臨滄、昆明—楚雄—大理—麗江、昆明—曲靖—昭通、昆明—玉溪—紅河4條旅居養老線路服務產品,無論是鄉村的寧靜、景區的優美,還是社區的溫馨,都能滿足不同人群的養老旅居需求。未來,雲南將持續完善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擦亮「七彩雲南·養老福地」品牌,讓「雲南,不僅是詩和遠方,更是幸福晚年的優選之地」。

雲南日報-雲新聞記者:張敏

編輯:蔡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