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河開」北方多地氣溫回暖,北京週六最高氣溫將達13℃

俗話說「七九河開」,今天(2月13日)是「七九」第一天,今天開始本輪冷空氣影響趨於結束,天氣又逐漸向暖,我國多地氣溫將在本週六(15日)達到今年以來最高。不過,15日起我國長江以北又將出現大風降溫天氣,部分地區氣溫降幅達10℃。為何近期天氣「忽冷忽熱」?中央氣象台首席預報員周寧芳進行解讀。

本週六多地將迎今年以來氣溫高點

今天開始本輪冷空氣影響趨於結束,中東區氣溫將自北向南陸續回升,此輪迴暖過程將持續到15日至16日。回暖過後,各地氣溫會從偏低轉為偏高水平,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較常年同期偏高6℃以上。

具體來看,北方在持續陽光加持下,回暖速度更快。據氣象部門分析,尤其華北平原15日將達今年以來氣溫最高,不少地方最高氣溫將超過15°C,較常年同期偏暖5℃至8℃。

北京今起三天也將迎來一波氣溫的回升,尤其白天氣溫回升較為明顯。今天最高氣溫達11℃,週六最高氣溫達13℃,白天暖意浮現。

此外,據中國天氣網統計,今天華南以北大部地區的累計升溫幅度可以達到6℃以上,尤其是長江中下遊一帶部分地區氣溫升幅可超過10℃。大城市中,福州15日可達27℃,較常年同期偏高10℃左右。鄭州最高氣溫將達到17℃、石家莊達16℃,都刷新了今年以來的氣溫新高,比常年同期偏高7℃至8℃。

南方則因頻繁陰雨影響,15日之前都是升溫乏力,體感持續濕冷,甚至比北方不少地方更冷。預計到16日降雨間歇期,江南等地氣溫才會有明顯起色,屆時南方大部最高氣溫都將升至15℃以上,江漢、江南、華南多地達到20℃左右。

不過,這場升溫過程比較短暫,預計15日至17日,長江以北大部地區將出現大風降溫天氣過程,氣溫下降4℃至8℃,部分地區可達10℃。

未來影響我國的環流形勢有所調整,冷空氣勢力逐步減弱

近期,氣溫在偏暖和偏冷之間「反復橫跳」。尤其是北方地區,氣溫波動明顯,給人一種「忽冷忽熱」的感受。

據中央氣象台介紹,過去10天,除了青海南部、西藏、雲南等地氣溫較常年偏高外,我國其他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1℃至2℃,其中華北、東北地區大部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2℃至3℃,部分地區偏低4℃至5℃。預計未來10天(2月13日至22日),北方地區氣溫多起伏,中東區大部平均氣溫接近常年,部分地區偏高1℃至2℃,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略偏高。

為何近期忽冷忽熱?今年冬天沒有去年那麼冷,這是不少北方人的感受,周寧芳介紹,冬天越來越暖,這有全球變暖因素的影響,但1月底以來,冷空氣活動明顯,蛇年首場大範圍寒潮之後,又接連出現了兩股冷空氣,「所以大家可能會有忽冷忽熱的感覺,尤其是北方,氣溫偏低的幅度更大一些。」

她解釋,冷空氣的活躍和強度增強,與中高緯的環流形勢有直接關係。1月底開始,西伯利亞高壓增強,東亞槽加深,有利於西伯利亞地區的冷空氣直接南下影響我國,所以造成冷空氣勢力增強。未來一段時間,影響我國的環流形勢有所調整,由前期的經向型向緯向型調整,冷空氣勢力逐步減弱。

「我國正處於冬春轉換的過程中,冷空氣活動還會比較頻繁,所以還是要時刻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春季空氣乾燥,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要多喝水、補充維生素。」周寧芳說。

此外,她提醒,北方沙塵天氣將逐步增多,南方陰雨天氣也會逐步增多,請及時關注最新預報。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