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絲瓜絡能賣十幾美金?

「叮叮叮……」深夜,河南信陽商城縣電商產業園一間辦公室里,接連不斷的網上訂單成交聲,讓楊淑娟喜笑顏開:「我們這兒農村掛在籬笆上的家常物件,在海外能賣十幾美元,現在賣得特別火!」

楊淑娟是河南省人大代表、信陽商城縣90後返鄉創業大學生。

她所說的「農村家常物件」,就是絲瓜絡——絲瓜成熟後,經過晾曬、剝皮、去籽,變成了信陽農戶家的天然清潔用具。

商城縣位於大別山區,不靠海不沿邊,如今卻闖出了一條從田間地頭到海外市場的路子,開發出包括清潔用品、文創用品、寵物玩具在內的60餘種產品,帶動超過3000人在當地直接就業,每人每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2024年,商城縣絲瓜絡產品電商銷售額達3700萬元,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我想用我學到的專業知識,幫助鄉親們銷售特色農產品。」楊淑娟回憶,2016年,她帶著一群90後小夥伴返鄉創業種絲瓜、賣絲瓜絡,從最初的6人小團隊、60畝試種到如今80多人的公司、全縣種植面積突破萬畝、12個鄉鎮建成絲瓜絡種植基地,楊淑娟團隊探索出「互聯網+合作社+農戶」的聯農帶農模式。她心懷感恩:「沒有大家的支持,我們幾個年青人是不可能成功的。」

如何發掘農產品特有市場?楊淑娟說:「帶領團隊轉變思路,從‘我們選產品’變成‘市場選產品’,市場上什麼東西好賣,我們就賣什麼。」2023年,楊淑娟團隊又投資建設3000平方米的絲瓜絡產品加工廠,成立了自己的設計、銷售團隊。

「鄉村是幹了就有希望,還會藏著驚喜的熱土。」楊淑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