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江蘇無錫:非遺鬧元宵,古韻湧新潮

燈月遙相映,人間共良辰。江南古典園林中,當細膩婉轉的戲曲唱腔與高亢嘹喨的男高音相遇,交織出了無與倫比的美妙火花。2月12日晚,總台2025年元宵晚會無錫分會場上,青年戲曲演員李雲霄、李夢恒與美聲男歌手蔡程昱深情演繹《相思》,濃鬱的江南氣息與唯美的江南景緻再一次征服眾人。總台春晚四地分會場所有的主持人也歡聚在了央視一號演播廳,無錫分會場主持人王音棋和李好還帶去了無錫精微繡、惠山泥人、宜興紫砂、惠山油酥、太湖船點、馬蹄酥、顧山紅豆等無錫非遺以及「奮鬥者」號模型,為海內外觀眾送上來自無錫的美好祝福。

園林舞台,一秒入戲

江南的美,不止一面。2025年總台春晚無錫分會場讓全世界看到了江南枕河人家的秀美,看到了太湖煙波浩渺的壯美。總台元宵晚會,鏡頭一轉,來到了無錫的園林中,讓人們看到了無錫的優雅與浪漫之美。「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對於中國人而言,元宵節不僅是一個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的熱鬧、喜慶、團圓的節日,還富有浪漫的色彩。從江南四大園林之一的寄暢園,到「江南第一豪宅」薛家花園,亭台、水榭、假山、曲徑,本身就是極富詩意的舞台。當優美的旋律傳來,猶如山間清泉,帶領觀眾一秒入園。無錫民族樂團、無錫交響樂團現場合奏,自然的風聲、水聲、鳥鳴也加入了伴奏,令節目更加靈動。

「元宵晚會的無錫分會場,我們設計了一場遊園會,把屬於元宵節這個節日的美好傳遞出去。」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元宵晚會無錫分會場影視化總導演李行介紹,這次,對於元宵晚會無錫分會場的節目設計也是頗具巧思。「很多網民在春晚之後給我們留言,想要看到無錫的錫劇,所以,安排!」李行告訴記者,他們將通俗歌曲與傳統戲曲做了融合,由年輕的戲曲演員李雲霄、李夢恒,與歌手蔡程昱合作,曲目改編自歌曲《相思》。「元宵節也是中國的情人節,‘紅豆相思’就發源於無錫,我們也想把這份濃濃的愛意講給全國人民聽。」李行說。

江南園林,無錫代表

「《相思》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節目。它的美來自王維筆下‘紅豆生南國’的愛情詩作,它的美來源於無錫古典愛情故事、來源於無錫千年紅豆樹,還有一個美,就在於此次的拍攝點——無錫的寄暢園。」李雲霄是浙江小百花越劇院的演員,她曾多次來無錫演出。「無錫是一個特別浪漫且充滿詩意和江南韻味的城市。」在李雲霄的眼中,寄暢園更是步步皆風景、處處有詩意,她想借《相思》這一節目,與觀眾共享江南的美,也想借此歌曲祝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通過精心編排,江南園林成為了連接不同藝術形式的橋樑,讓觀眾感受到音樂與園林藝術碰撞出的詩意與張力。園林中,無錫市錫劇院青年演員李夢恒身著錫劇經典戲服翩然而至,優美的錫劇念白配上雅緻的庭院,每一幀畫面都演繹著江南的浪漫,美到讓人心動。「我們錫劇最能展現和表達細膩的情感,也期待全國觀眾通過這次節目領略到錫劇的獨特魅力。」李夢恒說。

對於戲曲演員而言,園林實景演出已非新鮮事。但對於歌劇演員而言,在中國古典園林中演唱,卻是新的體驗。「《相思》源於一首經典老歌,為了契合元宵佳節的氛圍,我們做了改編,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體驗。」這是蔡程昱第三次來無錫,他非常喜歡無錫,喜歡這裏古色古香的建築,喜歡江南園林的小巧精緻。

節目《相思》不僅是藝術形式的融合,更是對園林空間的重新詮釋。「寄暢園已有500多年歷史,堪稱無錫人的精神家園,是江南園林的代表。」無錫園林專家金石聲表示,寄暢園代表了無錫古典園林藝術的最高峰,也曾是江南地方戲曲集中表演的場所。幾百年來,寄暢園在秦氏家族中代代傳承,1952年,秦氏後裔將寄暢園獻給了國家。「寄暢園是無錫人家國情懷的真實寫照。」金石聲表示,借助總台元宵晚會的舞台,寄暢園迎來了它的高光時刻,這是無錫人的驕傲。

無錫技藝,不止精美

在多姿多彩的「無錫景」中,更蘊含著眾多精美而有溫度的畫面,它們出自能工巧匠之手,承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綻放出獨特的城市魅力。2025年總台春晚無錫分會場讓惠山泥人、無錫精微繡等無錫非遺火爆出圈。乘著這一東風,無錫非遺跨越山河,出現在了總台元宵晚會央視一號演播廳現場。晚會一開場,熱鬧的泰伯非遺廟會就把觀眾帶進了元宵節的喜樂氛圍。

互動環節,主持人身旁的桌子上,擺放著雙面精微繡《童子嬉春圖》、惠山泥人《團阿福》、宜興紫砂東坡提梁壺等精美的非遺作品,還有太湖船點、梁溪脆鱔、惠山油酥、江陰馬蹄酥等無錫代表性的非遺美食。而無錫的硬核科技「奮鬥者」號的模型也在現場出現,這是中國最新一代的載人深潛器,是中國深海探索領域的又一壯舉,代表了我國在海洋科技領域的領先水平。

作為春節申遺成功後的首個春晚和元宵晚會,非遺元素大放異彩的同時,也傳遞出一個趨勢,那就是非遺正在從被保護的文化遺產,轉變為當代人願意參與的生活方式。「那個刺繡團扇好好看,原來無錫有這麼多非遺,果然好地方出好東西,真是寶藏城市。」「無錫好吃的可太多了,吃的還有梁溪脆鱔、玉蘭餅、雞子大餅、肉釀麵筋、陽山水蜜桃,很多都是非遺。」「無錫山甜、水甜、飯甜、菜甜、花甜、人甜,就是一個浸在蜜罐里的甜江南!」……元宵晚會播出前後,社交媒體上,關於無錫特別是無錫非遺的話題一直在繼續。

春晚和元宵晚會作為現象級的文化平台,為無錫非遺帶來了巨大的曝光機會,無錫非遺傳承人正努力將流量轉化為非遺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春晚的效應還在繼續,我們的春晚同款雙面繡團扇非常受歡迎。現在,無錫精微繡又登上了元宵晚會的舞台,並且還進入了央視一號演播廳,作為一名非遺傳承人,我特別自豪和驕傲。」眼下,無錫精微繡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趙紅育正帶領工作室的繡娘們全力以赴趕訂單,她也希望借助總台的舞台,讓更多人關注並熱愛非遺,而她們也正通過創新創造,努力讓非遺成為解碼地方文化基因的超級接口。(張月、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