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雲評】哪吒「鬧」出海,國漫新傳奇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若天理不容,我便逆轉這乾坤。」2月13日,中國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正式邁入百億票房球會,成為全球影史首部在單一市場突破100億元人民幣(約14億美元)的動畫電影。無數網民共同參與百億票房的「大項目」,一起見證《哪吒2》在全球影史票房榜上「升國旗」。與此同時,影片在北美火熱上映,「魔童」哪吒正以驚豔之姿進入全球視野!

《哪吒2》憑什麼創造票房神話?

「風火輪」踏破九霄,國漫電影產業崛起。觀影人次破2億、登頂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榜、打破幾十項國內影史紀錄……連日來,不服輸的「魔童」和中國動漫一路高歌猛進、捷報頻傳,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從傳統神話中叱吒風火的少年神祇,到影片中追求自我價值和責任成長的英雄,《哪吒2》展現了中國人勇敢、無畏的精神力量。創作團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死磕」到底,也映照出中國動畫電影打破桎梏的決心。票房「高開瘋走」的背後,是中國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的真實寫照,也是中國動畫電影製作水準提升的有力展示。

「火尖槍」神兵天降,「硬核」創新突破壁壘。漫天翻騰的鐵鏈交織恢宏激烈的戰爭現場,瀑布水流透過銀幕傳遞出東方神韻,宏偉又充滿細節的天宮展現沉浸式的空間感……極致震撼的視覺效果,彰顯著中國動畫工業在技術領域的全方位突破,而這背後是來自動畫界的「萬鱗甲」——全國138家動畫公司、4000多名動畫人的全力托舉。其中,「兩點十分」「藝鼎」「漫核」等湖北本土動漫企業,深度參與了影片中海底龍族、海妖鐵鏈、石磯娘娘吐石子等視效場景製作,為影片的視覺奇觀注入硬核技術力量。在技術爆炸的時代,一幀一幀追求極致的中國動畫人創新突破,成為中國動畫工業「外部代工」向「原創技術輸出」轉型的生動縮影。

「乾坤圈」萬鈞之勢,彰顯傳統文化魅力。《哪吒2》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神話故事「哪吒鬧海」為藍本,將中國文化符號巧妙融合到劇情畫面和角色之中。結界獸靈感源自三星堆青銅大面具,天元鼎造型參考商代龍紋扁足鼎,「七色寶蓮」跟博山爐的山巒造型極為相似……高品質的內容供給,不僅贏得了國內觀眾的口碑,更為中國電影的文化自信注入了新的動力。從悠久歷史中走來的中國傳統神話,在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下,正彰顯著愈加旺盛的生命力、創造力、影響力,綻放出華章日新的時代風采。

「混天綾」破圈「鬧海」,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大銀幕上,少年哪吒破鼎而出;台下,掌聲與歡呼聲此起彼伏。此前,《哪吒2》登陸北美,預售火爆,上座率達90%以上,一票難求。「哪吒」風風火火闖海外市場,成為傳播中國文化的亮麗名片。近年來,從無人機到電動汽車,從TikTok到「小紅書」,從《黑神話:悟空》到DeepSeek,形成了中國文化走出去的集體效應。《哪吒2》與此同頻共振,影片中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普世價值觀,呼應了世界對美好生活的的期待,也將托舉著「小吒兒」走向更廣闊的天地。

「封神之路」道阻且長,「文化出海」行則將至。中國動畫電影在「文化出海」的道路上,將腳踏風火輪、手持火尖槍的少年英雄一起,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

策劃 | 孫俊

文案 | 胡傲蕾

美編 | 成雨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