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花84萬元買飛天茅台,錢貨兩空指控「公職朋友」坑騙自己,警方已立案

來源:大風新聞

「在朋友的推薦下,我花了84萬元購買飛天茅台,沒想到是場騙局。」夏先生無奈道。

故友推薦——

「康豆米」小程序中,飛天茅台返點後低於市場價

朋友自稱公司大股東

四川的夏先生是1978年生人,他向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講述了自己的遭遇。2024年4月26日,他在自己朋友群內,看到故友張某發佈了「康豆米」小程序的鏈接,希望朋友們幫忙推廣一下,稱也可以購買商品。

夏先生說,「康豆米」小程序中有飛天茅台,相較於市場價較貴,張某建議他註冊為銷售員,購買商品後可以享受19%的銷售提成(返點)。

夏先生坦言,他聽說後感覺不可靠,認為和很多詐騙套路很相似,但張某自稱是小程序的大股東,因不方便出面,股份由別人代持,如果他擔心,可以通過其代購的方式下單,「這樣可以規避風險。」

據悉,「康豆米」小程序的運營方為「廣州康豆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市場上飛天茅台的零售價在2700元左右,通過小程序購買,價格為2300元至2400元。」夏先生解釋道,因為擔心張某不可靠,他起初便通過代購的方式購酒。

5月到8月20日,夏先生通過張某代購,先後購入價值10多萬元的飛天茅台,「貨都能按時到,且都是正品,價值是優惠後的價格。」

最終被套——

為拿200萬元交易額的額外10%返點

支付84萬元購飛天茅台,卻無法發貨、返點

8月20日,夏先生再次找到張某,計劃讓對方幫忙代購飛天茅台,但對方表示公司政策有變化,建議他直接註冊為銷售員通過小程序購買,「他說這樣物流會直接將貨發給我。」此外,通過小程序下單,他還能獲得額外的好處,即「交易金額滿200萬元,可以獲得10%的額外返點」。

夏先生表示,張某稱,即便無法拿出200萬元,他也和其他人「拚單」購買,只要湊單到200萬元,就可以拿到額外的返點。此外,如果他招募到銷售員,組成銷售團隊,就可以獲得被招募銷售員銷售提成佣金的10%作為獎勵金。

支付寶交易流水顯示,8月21日至23日,夏先生先後31筆消費97.98萬元,實際支付840360元。

支付寶交易流水顯示,8月21日至23日,夏先生先後31筆消費97.98萬元

「9月,我發現他們小程序的公告就改了,其中有一條是要求銷售員交10萬元每年的賬戶年費。」夏先生由此感覺到不對勁。9月,「康豆米」小程序承諾返款、發貨的日期,均無果。

投訴維權——

聊天記錄:張某稱這兩天融資幾百萬後優先交付

市監局稱多次聯繫公司負責人無果

因為發貨始終無果,夏先生找張某解決問題。夏先生坦言,「張某是廣州某單位的公職人員,我覺得他是靠得住的。」

聊天記錄顯示,9月13日,張某發信息稱,「兄弟,對不起,現在賬戶上沒什麼錢,看這幾天融資幾百萬,陸續安排優先給你交付。」9月19日,夏先生表示要去找張某,張某說,「下週開始,陸續給你交付。」10月,張某對夏先生說,「我現在生活都成問題了,現在在立案,看能不能追回一部分錢」。

夏先生說,見找張某解決無果,他以「康豆米」小程序運營方拒不履行發貨義務為由,投訴至廣州市天河區市監局。

11月1日,天河區市監局回覆稱,前往廣州康豆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現場檢查未發現公司的負責人在公司內,通過電話聯繫負責人無人回應,根據投訴人的訴求內容,我局已向該公司開具《投訴調解通知書》,但未回應。

公司職工——

資金鏈突然斷裂後,員工逼問負責人資金去向

負責人稱被實控人拿走了,實控人是公職人員

維權期間,夏先生聯繫到了與自己有同樣遭遇的人,「他們都被騙了,有些人是康豆米公司的員工。」

2025年2月1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聯繫到曾在廣州康豆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任職的工作人員周傑(化名)。他說,2024年3月,他入職該公司後,公司誘導他在「康豆米」小程序購買飛天茅台,「實際每瓶比市場價低300元左右,可以賺差價。」

「公司很多人都在小程序下單買東西。」周傑說,公司對外宣稱是做電商,有低價的渠道,讓員工發展用戶。他在其中投入了40萬元。8月20日前後,公司負責人突然說資金鏈斷了,「一點徵兆都沒有,突然就說資金鏈斷了。」

「公司的實際負責人是袁某,爆雷後,我們發現收入的資金沒有去進貨,便想搞清楚資金去向。」周傑說,起初袁某說不清楚,員工們便著急了,「袁某就說,公司的錢被實控人拿走了,實控人是廣州某單位的公職人員張某,我們一起去該單位找張某。」

「我們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張某和公司有關係,但有公司監控顯示,他曾穿著便裝來公司過。」周傑說,「後來,聽說張某出一部分錢,袁某出一部分錢,雙方把8月的薪金解決了。」9月20日前後,公司已經沒有實際經營了。

詐騙立案——

員工:100多名員工投入上千萬

公安天河分局經偵隊稱案件正在辦理

「100多名員工,一共投入了1000多萬元。還有一些用戶是我們身邊的親戚朋友,一些人是用信用卡透支出來的錢,結果被騙的血本無歸。」周傑無奈道,他們一起調查,發現公司一些貨是「高買低賣」的,很多錢都虧到了供應商處。

「大家已經以被詐騙報警了,廣州公安天河分局經偵大隊正在調查這個案子。」2024年10月17日,廣州公安天河分局出具了《立案告知書》。2025年2月13日,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以市民身份聯繫到公安天河分局經偵大隊,工作人員表示,案件正在偵辦過程中,具體受害人數、受騙金額由審計部門審計,「案件還沒到送檢察院的階段,審計有結果了才能告知具體數據。」

2024年10月17日,廣州公安天河分局出具了《立案告知書》

關於有人稱公職人員張某涉案一事。該工作人員說,具體案情暫時無法透露,等到送檢察院階段,受害人就可以查閱案卷,若存在遺漏,可以提出異議,向檢察院申請監督,要求補充相關偵查、相關證據。

公職人員張某——

給朋友幫忙才把鏈接扔群裡,已被坑200萬元

自稱經偵有定論了,別人在栽贓他

同日,記者聯繫到廣州某單位公職人員張某。他直言自己和廣州康豆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沒有關係,「我自己也被該公司坑了200多萬元。」

就夏先生指稱其是公司實控人,張某說,「你別聽他說的,誣賴我沒用。你要瞭解就去公安天河分局經偵大隊。」「警方已經對我的事情有定論了,外面人都知道我是公務員身份,別人栽贓給我,你懂意思沒有?」

和該公司無關,當初為什麼把小程序推薦到朋友群內?張某說,自己只是幫朋友一個忙,「我認識這個公司的袁某,五六年時間了,一言難盡,你找袁某瞭解吧。」

華商報大風新聞記者 張鵬康 編輯 董琳

(如有爆料,請撥打華商報新聞熱線029-888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