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區「新春第一會」集中釋放多項政策,萬億海澱「開年即衝刺」
2月14日,海澱區「新春第一會」——2025海澱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上,海澱區集中釋放多項政策。今年,海澱計劃對18個園區(樓宇)共計368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及更新改造的城市高品質空間進行集中推介,誠邀企業來海澱「安家」。
總規模100億元的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發佈,構建覆蓋科技企業全成長週期、全產業體系的基金譜系。此外,北京海澱人工智能集群能級躍升啟航儀式舉行,北京市高端數據標註示範基地揭牌。
以城市之名「向企業致敬」
2024年,海澱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2907.1億元,增長6%,全市佔比達25.9%。2025年,「開年即衝刺」,海澱區如何跑好「開年第一棒」實現新一年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春第一會」現場,《2025年海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任務清單》發佈,任務清單包括——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增長7%左右。海澱將緊緊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佈局產業鏈,加快構建「1+X+1」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為「小小孩」提供普惠托育服務,增加中小學學位7900個,建設保障性住房1.3萬套(竣工6800套),歸集發佈不少於1萬個適合高校畢業生就業崗位,建成不少於5個「一刻鍾便民生活圈」,通過一系列民生實事,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
大會現場,「向海澱企業致敬」短片回顧了40多年來海澱與企業風雨同舟的歷程,聯想、用友、小米、滴滴等175家企業代表接受了來自海澱的敬意。2025年,海澱首次以城市之名,向在此深耕經營超過十年,營收規模突破十億,擁有優秀的企業形象和社會聲譽的海澱企業致敬。
現場企業「大咖」雲集。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北京大學助理教授、銀河通用創始人、CTO王鶴,君聯資本總裁李家慶等知名企業家、投資家圍繞「在海澱向新而行」「共同建設最具投資價值城市」等議題進行主題分享。

「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再升級,總預算超10億元
海澱區「新春第一會」既有路線圖和任務書,又釋放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多項政策。
土地空間方面,2025年,海澱進一步拓寬土地空間供應渠道,全方位打造高品質城市,全年計劃供應151.37公頃產業用地、商業服務業用地、商品住宅用地,並對18個園區(樓宇)共計368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及更新改造的城市高品質空間進行集中推介,誠邀企業來海澱「安家」。
惠企舉措方面,海澱集合政策發佈、基金發佈、平台發佈、場景發佈,用一攬子利好助力各類創新創業主體創新發展。
支持政策方面,《中關村科學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人工智能產業高地的若干措施》升級版政策,總預算超10億元。圍繞技術佔先、要素築基、應用蓄勢、生態蓄力「四位一體」思路,提出加快顛覆性技術創新佈局、強化人工智能算力高效供給、拓寬高價值語料供給渠道、夯實產業共性技術平台關鍵支撐、構建全域全時應用場景開放體系。修訂《海澱區支持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發展若干措施》《海澱區支持科技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進一步破解要素和成本等阻礙企業成長的關鍵難題,支持企業快速發展、做優做強,形成具有海澱特色的創新企業集群。
此外,為推動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見效,大會發佈了《海澱區推動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健全銀保擔協同聯動服務體系,優化股權投資發展環境,積極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金融強區。同時,發佈綜保區特殊物品查驗平台、綜保區超潔淨查驗平台,引導數據流通利用增值協作網絡項目等一批新平台、新場景,為企業發展注入「強心劑」,激發產業新活力。

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發佈,總規模100億元
大會現場,不少新機構揭牌。北京海澱人工智能集群能級躍升啟航儀式舉行,將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和產業高地;北京市高端數據標註示範基地揭牌,打造數據標註領域標杆。
國家醫療保障局大數據中心揭牌,以「數據」促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醫藥健康真實世界數據場景驗證暨首批應用企業」啟動,將形成醫療數據資產的典型案例,為醫藥健康產業的創新轉化提供強大支撐;中關村科學城—香港創新加速器啟動,支持中關村科學城企業「走出去」,深化「京港科創務實合作」。
在重點項目、央地合作和基金簽約方面,一批企業將全球創新中心、北京總部、研發中心落地海澱。
此外,海澱基金項目也有「上新」,央地合作簽約,百億級誠通科創母基金將在海澱區設立,為科技創新企業提供有力支持。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二期基金優秀合作項目落地簽約,同時,海澱區發佈總規模100億元的中關村科學城科技成長三期基金,構建覆蓋科技企業全成長週期、全產業體系的基金譜系,服務產業發展和企業成長。
大會現場,海澱區面向社會各界發佈倡議,攜手企業家、科學家、投資人等創新主體推動建設最具價值投資之城,著力塑造「海澱服務」品牌,全力打造高水平政策供給惠企、高效率精準服務助企、高標準要素保障強企、高質量綜合監管安企、高品質法治建設護企「五位一體」的營商環境「升級版」,激發市場主體投資海澱、聚集海澱、紮根海澱的信心和動力。
新京報記者 吳為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