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一萬物「落子蘇州」 將與阿里雲一起探索產業大模型落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羅亦丹)DeepSeek衝擊波之後,「AI六小虎」之一的零一萬物公佈了自己的最新動向:去蘇州。

2月14日,在這個距離DeepSeek所在地杭州160公里的城市,零一萬物與蘇州高新區聯合成立的產業大模型基地正式授牌。蘇州市副市長毛偉,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桑治長寶與零一萬物CEO、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零一萬物聯合創始人馬傑出席授牌儀式,阿里雲CTO周靖人則發來祝福影片。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零一萬物與蘇州的合作內容全面且細緻,馬傑介紹了七個重點落地的領域方向,且每一個方向均有一傢俱體公司負責與零一萬物的合作。李開複則強調,「在人工智能技術重構產業的關鍵節點,大模型絕非‘空中樓閣’,而是驅動實體經濟的核心引擎。」而這一判斷與蘇州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具有蘇州特色的‘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形成了戰略呼應。

這也是繼1月2日與阿里雲聯合成立「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之後,零一萬物再度在產業大模型方向落子佈局。

蘇州市副市長毛偉(左二),蘇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桑治長寶(左一),零一萬物CEO、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複博士(右二),零一萬物聯合創始人馬傑(右一)在零一萬物產業大模型基地授牌儀式現場

公佈七大落地領域 已敲定具體合作方

馬傑介紹,本次零一萬物產業大模型基地的首批重點落地領域為:與中細軟集團合作,共建知識產權大模型;與超媒體集團合作,打造彭博商業週刊中文版大模型;與創新奇智合作,瞄準製造場景研發製造大模型;與倍漾量化合作,聚焦產業大模型在金融領域落地;與呈元科技合作,推進生物大模型探索;與穹徹科技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大模型;與隨銳科技合作,共同開發影片會議大模型。

整體來看,零一萬物產業大模型基地首批公佈的行業解決方案展現出鮮明的產業特徵——以行業融合應用為需求牽引,攜手產業界的高新企業,把大模型凝練為領域專家,從點到面深入加速蘇州大模型生態發展,實現大模型智賦產業數智化轉型升級,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增長。

以零一萬物與中細軟集團合作共建的知識產權大模型為例,知識產權相關業務流程專業而複雜,要求從業人員具備跨領域專業知識與法律素養,還需時刻緊跟行業前沿和全球政策法規動態,導致傳統服務機構普遍面臨人才供給不足、服務質量難保障等問題,進而製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效率。而本次合作旨在通過大模型技術能力破解行業長期存在的效率與專業壁壘,幫助企業實現AI化轉型。

另一方面,有「最強地級市」之稱的蘇州市,2024 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已邁上4.7萬億元新台階,截至 2024 年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超 1.74 萬家,佔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 54.7%。在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領域的深厚積累,為產業大模型的場景化落地也提供了天然土壤。

產業大模型更輕更快 與阿里雲協同創新探索AI應用「中國路徑」

今年春節期間,DeepSeek在表現出優秀性能的同時,以開源和極低的API收費標準成功把大模型價格「打下去」。零一萬物方面表示,中國團隊的模型訓練和推理成本相對於矽谷巨頭均有顯著下降,走出了與美國完全不同的「第二條」技術路徑。

因此,在2025年,一個橫亙在中國大模型行業的靈魂拷問是:如何讓頂尖的大模型能力走出實驗室,讓技術產品擁抱千行百業創造出真金白銀的經濟價值,這也將影響中國在全球未來經濟版圖中的身位。

經過為期半年多的探索驗證,零一萬物認為,參數適中同時性能優異、推理速度更快、推理成本更低的輕量化模型更適合商用場景,會成為 AI-First(AI優先)應用爆發的催化劑。

對此,零一萬物2024年10月發佈的旗艦模型 Yi-Lightning驗證了輕量化模型路線的可行性,而今年年初該公司與阿里雲共建的「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則進一步補全了其在超大參數模型方面的空缺。

周靖人表示,大模型和產業的深度融合,是中國開啟全面智能化時代的必經之路。阿里雲和零一萬物合作成立了「產業大模型聯合實驗室」,就是希望通過大小模型的協同進化,能夠加速賦能實體產業,繁榮千行百業的大模型應用生態。蘇州在製造、金融、醫療等領域,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和豐富的落地場景,正是孵化產業大模型創新應用的絕佳基地。

李開複則表示,在基座模型性能不斷提升的當下,應用將百花齊放,這為中國團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2025年是 AI-First 應用爆發元年,產業基礎紮實、應用場景豐富的蘇州,正是產業大模型落地的最佳試驗田。」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