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鬧海》:百億是怎樣煉成的

《哪吒2》洛杉磯首映禮。華人影業供圖《哪吒2》洛杉磯首映禮。華人影業供圖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

上映僅16天,《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即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全亞洲首部過百億的影片,並於當地時間2月14日在北美院線全面上映。如同影片劇情一樣一路熱血「高燃」,「魔童」哪吒繼續勇闖全球電影票房榜,為中國電影「踏出一條新路」。

中國電影迎來里程碑,《哪吒2》做對了什麼?

紮根:從繼承傳統到提煉精神

《哪吒2》的火爆不僅是一個文藝事件,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成功範例。

手持乾坤圈、身披混天綾、腳踩風火輪……哪吒可謂中國神話體系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中國文化是動畫電影創作的巨大寶藏。傳統IP能傳承這麼久,一定有存在的理由和價值。」「哪吒」系列電影導演餃子說,「我們把它的價值提煉出來,再結合當下的時代精神,重新創作出一個大家真正相信的故事。」

在1979年動畫片《哪吒鬧海》中,哪吒是正義勇敢的化身。《哪吒2》在延續哪吒鬥爭精神的基礎上大膽改編,引入了年輕一代成長的主題,從前作的「我命由我不由天」,到本作的「因為我們都太年輕,不知天高地厚」,不僅道出了當下年青人希冀張揚個性、反對刻板規訓的心聲,更淋漓盡致地展現了流淌在中國人血液里的那股勇敢無畏的精神力量。

「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吒2》中對於三組家庭的刻畫,同樣為影片注入了豐沛的情感。殷夫人最後的擁抱、敖光的自責、申正道對於家人的保護……影片延續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的傳統,與時代的情感、價值彙合,引發多個年齡段觀眾的強烈情感共鳴。

《哪吒2》工作照。片方供圖《哪吒2》工作照。片方供圖

處處可見的傳統文化元素,也成為「哪吒」系列電影的點睛之筆。在《哪吒2》開篇的配樂中,塤、笛、簫、古箏等民族樂器悉數登場。隨著高亢的嗩呐聲被一起釋放,一下子將觀眾拉入情境,也將情緒推向高點。兩個令人忍俊不禁的「結界獸」,則脫胎於三星堆青銅人像和金面具,與同樣操著四川口音的太乙真人形成了有趣的呼應。

傳統文化的魅力與現代意識的活力,讓「哪吒」系列電影有了衝破票房上限的千鈞之力。曾經,《封神演義》中「豹皮囊內安天下,紅錦綾中福世民」的哪吒走進了無數讀者的心中。如今,這個「扭轉乾坤」的哪吒正在不斷突破想像力的邊界,開天闢地、直上青雲。

匠心:從仰望山巔到突破極限

當哪吒靠肉身突破「穿心咒」,上千根刺猛然冒出,撕裂的身體如同「岩漿噴出」。極具視覺衝擊力的瞬間,讓觀眾切身感受到哪吒強烈的痛感和內心的憤怒。

《哪吒2》製作圖。片方供圖《哪吒2》製作圖。片方供圖

這樣短短10秒特效,需要多長的製作週期?《哪吒2》團隊給出的答案是:「一年多」。

曾幾何時,《哪吒2》也找過國外製作團隊,但效果並不理想,最後集結了全國近140個團隊、4000餘名動畫人,從一開始的「夠不到」,到後來「不給自己留後路」,大家形成堅不可摧的「萬鱗甲」,以硬核技術創新賦能故事表達,造就了《哪吒2》中一個又一個直擊人心的名場面——

在「洪流對戰」中,數以億計的人物動作表情皆不一樣,遊曳的魚群、遷徙的鳥群化作洪流一部分,不僅有古典韻律感,也營造出兩軍對壘的緊張氛圍;

在「海底妖族圍攻陳塘關」中,鐵鏈像頭髮絲一樣在空中飄蕩,亂中有序,不失美感。當無數根鐵鏈鋪滿銀幕時,壓迫感撲面而來,推動劇情走向高潮。

陳塘關大戰前期概念圖。片方供圖陳塘關大戰前期概念圖。片方供圖

「一個人力量有限,但一群人一定能走得更遠。」湖北武漢漫核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蘇斌,就是「萬鱗甲」中的一員。他帶著團隊經過半年的反復修改打磨,終於完成了哪吒、敖丙和三個保殊在空中對打的1分鐘左右動作畫面。「我們發現以往所仰望的那些大山,其實也是‘死磕’、一步一步走出來的。」導演餃子說。

恰恰是每一個細節都精雕細琢,不敷衍觀眾,才能真正打動觀眾。許多人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發現的小驚喜:敖丙衣服混合了多種傳統服飾的刺繡紋理,鹿童拉弓是標準的射箭姿勢……畫面經得起拿放大鏡細瞧,觀眾才願意走進影院二刷、三刷。

好的文藝作品,是胸懷和創意的對接。《哪吒2》令人驚豔的特效,正是我國文化創新和文化產業飛速發展的生動寫照。

「做觀眾沒看過的、能造成強烈視覺衝擊的內容才有價值。」《哪吒2》團隊以不妥協、不認輸的態度托舉出中國動畫電影新高峰,「電影不是拍給導演看的,是拍給觀眾看的。只有尊重觀眾,觀眾才會尊重你。」

共鳴:從塑造經典到呼應時代

「看完哪吒,後勁太大了」「石磯娘娘彷彿在演我日常」……跟《哪吒2》票房一樣火熱的,是廣大網民對角色的喜愛和積極「二創」。

《哪吒2》劇照。片方供圖《哪吒2》劇照。片方供圖

影片中,哪吒經過三昧真火的淬煉破鼎而出,實現了真正的成長。「剔骨削肉,不單是肉身浴火重生,同時也是精神的‘鳳凰涅槃’。」導演餃子坦言,自己在創作中吸收了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也將自身心路歷程一併融入了故事。正因為如此,影片中的笑點、淚點才自然動人。

值得一提的是,主創團隊突破「非黑即白」的平面思維,構築起立體的人物形象。「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憑你怎麼努力也休想搬動。」哪吒等人衝破桎梏固然激動人心,勤勉努力但難以改命的申公豹亦能引起共鳴。

文藝創作不僅要有當代生活的底蘊,而且要有文化傳統的血脈。《哪吒2》深入地挖掘、轉化傳統文化,尋求與當代精神和價值取向的情感連接,體現了深沉的文化自信和濃烈的中國氣質。

一個個鮮活的角色,也讓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讓我深受啟發,鼓舞著我堅持自己的原則信念」「我真的很喜歡哪吒這個角色,因為他從不放棄,傳達著一種非常積極的價值觀」……日前,《哪吒2》在北美首映,贏得了第一批美國觀眾的好評。

哪吒的「風火輪」踏上國際舞台,成為了彰顯文化自信的中國名片。正如荷李活製片人羅伯特·金對《哪吒2》的盛讚,「中國電影正在用世界級的敘事打破文化壁壘」,一個具有普世價值的好故事,讓觀眾在享受視聽盛宴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截至發稿前,在互聯網電影數據庫IMDB平台上,《哪吒2》已收穫8.3分的高評分。「‘哪吒’出海,為中國故事走向世界提供了新的範本。」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當代電影》雜誌主編皇甫宜川說。

在《哪吒2》票房破百億之際,記者聯繫片方,瞭解到導演餃子已在閉關埋頭進行第三部的創作。山高路遠,不斷攀登。未來,我們期待更多像「哪吒」系列電影這樣優秀的文化作品持續湧現,推動中國文化繁榮發展,讓中華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