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陳思誠,80後四川導演餃子憑兩部《哪吒》登頂
封面新聞記者 王一理
據燈塔專業版最新數據,截至2月15日0時許,導演餃子憑藉《哪吒》系列兩部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之魔童鬧海》拿下157.38億元票房成績,超過陳思誠,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最高導演。排在第二名的陳思誠、第三名的徐克,作品數均超10部。
動畫電影《哪吒2》在開年成為爆款並創下票房紀錄,無疑給疲軟已久的中國電影市場注入了強心針。四川80後導演餃子的故事,與《哪吒》系列的隱喻,共同書寫了一部「打破成見」的寓言。從「成見是一座大山」到「我命由我不由天」,不僅是角色的覺醒,更是中國電影行業對自身局限的超越。

憑藉兩部《哪吒》登頂
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收穫超50億票房,5年後,《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帶著萬眾期待而來,自2025年春節檔上映後,引發「全民哪吒」的觀影熱潮,小哪吒亦成為街頭巷尾討論的話題,並且在全民托舉中成為中國影史首部票房破100億電影。
據瞭解,破百億後的《哪吒2》已正式出海,於當地時間2月13日登陸澳州和新西蘭部分院線,2月14日正式在北美院線上映。在社交平台上,許多海外華人表示自己和身邊人正在通過給影院打電話、發郵件的方式,要求影院增加排片。截至記者發稿前,電影正以超108億的票房位於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3名。
根據貓眼專業版最新預測數據,《哪吒2》的總票房將達到160億元,屆時《哪吒2》將成為全球動畫電影第1名,並在全球電影票房榜中排名第5,僅次於《鐵達尼號號》的164.23億元。
顯然,在全球化的文化語境下,一部以中國神話為藍本創作的動畫電影能夠取得如此成果,早已經超越了一部普通電影的範疇,而是成為一個承載著中華民族自豪感的文化符號。
餃子:我命由我不由天
早在2019年7月,《哪吒1》上映之前,封面新聞記者曾經深度專訪了導演餃子,這位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現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的高材生,卻自認為自己並不是一個學霸,「吃過的苦只有自己知道,和做電影一樣沒那麼光鮮,高考再來第二次我沒膽量,進去之後周圍的同學全是學霸。」他說。
談到剛入行時的苦難時,餃子唏噓不已:「沒有進培訓學校,沒有老師,沒有同學這些社會資源和人脈關係,一個人在社會上到處亂找,很多時候都在碰壁。親戚朋友也覺得我不務正業,這一段時間走得挺艱難的。」
但正是這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和學醫的特殊經歷,讓餃子養成了嚴謹的邏輯,使得《哪吒》避開了很多國產動漫的雷區,成果狙擊了觀眾的心。也正是因為他磨練出來的耐性和死磕到底的精神,讓自己從一個普通醫學生成為了國產動漫的新貴導演。
正如電影中那個「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一樣,他最終堅持己見,死磕到底,用兩部作品累計146億票房,超越張藝謀佔據中國導演票房榜第三位,用人生詮釋《哪吒》的主題「打破成見,扭轉命運」。
談及作品,餃子在採訪中談到,「哪吒永遠是我們心目中的力量的代表,他永遠不會妥協。妥協是最容易的,大家都會妥協。哪吒故事之所以能千年流傳,正是因為大家就喜歡他這種精神,他是我們心目當中一種精神引導。」
「有了好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有張力的故事,再加上強類型、強節奏、強視聽,《哪吒2》對於所有層面的觀眾都具有很大的殺傷力。」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哪吒2》最大的成功在於人物塑造方面。哪吒的形象和普通人一樣,有缺點,不完美,這使得影片能夠達成與觀眾共情的基礎。
「若前方無路,我便踏出一條路。」這句《哪吒2》的台詞,既是餃子的個人宣言,或許也應成為中國電影人的共同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