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亭湖:蔬菜棚里笑聲歡

近日,在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鹽東鎮曙陽村種植戶嚴紅建的蔬菜大棚內,工人們正忙著採摘和包裝蔬菜,一片歡聲笑語。

「大棚里的蔬菜長勢很好。我們可以根據蔬菜不同的生長階段,嚴格把控溫度、濕度和光照。」嚴紅建說。

嚴紅建一共承包了25座蔬菜大棚,約有10畝地,主要種植青菜、生菜、茼蒿等蔬菜。「目前青菜、生菜正在採收,裝車之後,第一時間運送到華東(鹽城)農產品交易中心和富民蔬果批發市場各銷售點。茼蒿還在生長中,再有四五天就可以陸續上市。」嚴紅建介紹。

新鮮的蔬菜不僅豐富了百姓餐桌,也讓曾經的「冬閑」變「冬忙」。對於當地村民而言,除了流轉土地獲取租金外,也得到了大量且可持續的就業崗位,鼓起了「錢袋子」。「以前農閑的時候沒事幹,現在我在這裏做工,不耽誤照顧家庭的同時,每天還能有近百元的收入,真的太好了。」附近村民蔡朝萍笑得很開心。

「鹽東鎮現有溫室大棚200餘座,面積約1000畝,主要種植青菜、生菜和西葫蘆等蔬菜,通過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新設備,不斷提升溫室大棚利用率,不僅帶來不錯的經濟效益,也給村民在‘家門口’提供了就業機會,拓寬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鹽東鎮副鎮長胡軍說。

「你看這小青菜長得多好!」時下,新興鎮種植戶陳新春的家庭農場里也是一片鬱鬱蔥蔥,100畝小青菜正處於採收期,菜農們忙著採摘、搬運、裝車,一派忙碌的豐收景象。陳新春一邊指導菜農採收,一邊介紹,「小青菜屬於生長週期短、產量有保障、市場需求大的農作物,我們在管理上下足功夫,收入很可觀。」

在鎮農業部門的幫助下,陳新春積極與華東(鹽城)農產品交易中心和各大農貿市場、超市對接,簽訂銷售訂單,確保蔬菜成熟後有穩定的銷售渠道。「現在每天小青菜的訂單量在2000斤左右,下午工人過來採摘後第一時間運送到市場,確保蔬菜的新鮮。」陳新春說。

小菜棚書寫鄉村振興「大文章」。近年來,亭湖區立足市場需求,積極發展設施農業,通過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擴大大棚種植規模、提高種植產量,實現大棚經濟效益的最大化,進一步助推農民增收致富、農業提質增效。

「目前,全區設施蔬菜播種面積達8.5萬畝。我區將繼續加大設施農業投入力度,推廣綠色生態種植技術,推動設施農業向規模化、品牌化、標準化方向發展,讓‘綠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加強勁的動力。」亭湖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