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3D電影需單買3D眼鏡引質疑,記者探訪北京多家影院

「向購買3D電影票的觀眾提供3D眼鏡是常理,不知為什麼這兩年開始收費了。」一位等待觀影的影迷花了3元購買了一副3D眼鏡。

春節檔電影持續火爆,3D觀影成為眾多觀影者的首選。然而,不少觀眾反映,在部分影院選擇3D觀影時,卻需要額外付費購買或者租借3D眼鏡,影院並不免費提供。記者在社交媒體上檢索「3D眼鏡」,隨即出現「付費是否合理」「收費如何投訴」「影院會提供嗎」等相關詞條,並且已經積累了近十萬條相關討論。

關於影院是否應該提供免費3D眼鏡,大家的看法不盡一致。有人認為3D電影票價高,理應涵蓋觀影工具,也就是3D眼鏡。也有人認為,公共眼鏡並不衛生,建議自己購買一副。就此,記者近日實地探訪北京多家影院,瞭解現狀與相關規定。

北京部分影院3D眼鏡需付費或租賃使用

在某電影票務平台上檢索影院,使用「3D眼鏡是否收費」標籤進行篩選,記者發現,北京至少有20家影院標註「3D眼鏡需付費使用」。比如位於西城區馬連道的一家影院,普通3D眼鏡的價格為2.2元,並在購票界面上顯示。

打開某線上票務平台,可以看到北京部分影院在觀影貼士上註明3D眼鏡是否收費。某線上票務平台截圖
打開某線上票務平台,可以看到北京部分影院在觀影貼士上註明3D眼鏡是否收費。某線上票務平台截圖打開某線上票務平台,可以看到北京部分影院在觀影貼士上註明3D眼鏡是否收費。某線上票務平台截圖

大興區一傢俱有IMAX激光放映廳的影院,也在購買界面作出需要付費的提示,但界面上並無對3D眼鏡的價格和購買方式作另外說明。記者來到這家影院後發現,商家所提示的付費使用,是為觀眾提供3D眼鏡租賃服務,並非購買。這家影院門口擺放著觀影提示牌,上面寫著「請觀看3D電影的觀眾在影城大堂內租鏡自助機處提前掃碼下單,租借3D眼鏡。」

這家影院大堂內一共有三台租鏡自助機,租賃費用根據3D眼鏡的類型略有不同。需要付費的高清3D眼鏡分成三類,分別為成人款、兒童款和夾片款,儘可能照顧到使用人群的差異,這些3D眼鏡的租賃價格為前四個小時2.98元,超出時間為按每小時0.1元計費。而普通3D眼鏡則是前四個小時免費租賃。

位於大興區的某影院,觀眾需要通過租鏡自助機租用3D眼鏡。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位於大興區的某影院,觀眾需要通過租鏡自助機租用3D眼鏡。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

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高清還是普通3D眼鏡,在租賃時都需要預付30元,在歸還眼鏡後1到5分鐘內原路退還。一場電影結束後,記者觀察到,為歸還租賃的眼鏡,不少觀眾都在自助機前排隊等待。

「至少要多花10分鐘。」一名觀影者表示:「這個眼鏡租賃太麻煩了,我不但得提前到現場來租眼鏡,結束了還得在這裏排隊歸還。」

租鏡自助機上,根據不同觀影需要提供不同種類的3D眼鏡,其中普通款前四個小時可免費租賃。租鏡自助機頁面截圖租鏡自助機上,根據不同觀影需要提供不同種類的3D眼鏡,其中普通款前四個小時可免費租賃。租鏡自助機頁面截圖

線下購票較難識別是否提供免費3D眼鏡等信息

在某電影票務平台上,北京有不少影院在觀影貼士上註明「提供免費3D眼鏡」的字樣,有些影院還會補充「無需押金,觀影后需歸還」。

記者注意到,在線上購票,消費者往往更能看到具體的購票信息,影院對是否提供免費3D眼鏡也有清晰標識。但在線下,消費者在購買電影票時,只能選擇場次、座位等基本信息,很難再注意到電影服務等相關信息提示。例如,記者探訪位於王府井百貨附近的一家影院,嘗試通過線下購買的方式,向前台諮詢《哪吒之魔童鬧海》3D效果電影。溝通期間,前台工作人員並未主動就是否提供3D眼鏡作出說明,直到記者反復詢問,對方才回應「可以現場購買,檢票進去後也會發免費的。」

做到購票前主動提示,能夠減少影院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成本。但在多個社交平台上,IP地址顯示浙江、四川等地的網民,都曾表達過影院方在觀影前,並無告知是否提供3D眼鏡,以此影響到正常的觀影體驗。

記者瞭解到,關於3D電影是否需要提供免費3D眼鏡,目前沒有統一規定,主要由各地影院自行決定。早在2019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就針對3D眼鏡額外收費相關現象發聲,指出觀看3D電影額外收費屬於典型的「不平等格式條款」,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關於3D眼鏡額外收費是否合理的討論,多個地方的消費者協會曾作出過回應。2023年,北京電影協會和北京市消費者協會聯合發佈《關於營造良好電影市場環境的倡議書》,其中提到「積極配合執法部門嚴厲打擊違背消費者意願強製租售商品」。同年,甘肅蘭州市消費者協會也公開表示:「影院提供3D眼鏡是觀影服務不可分割的必要部分,影院應尊重消費者合法權益,在觀影前主動告知觀影人可提供免費3D眼鏡。」

記者探訪發現,北京大多數影院的線上購買界面中,都會註明3D眼鏡是否收費的情況,具體定價則不會明確顯示。部分影院會提供免費3D眼鏡,但有的影院並不主動提示。

想要「舒心觀影」,觀眾可能還得多花一筆錢

標註「免費提供3D眼鏡」的影院,就能讓觀眾放心觀影嗎?

「如果你對衛生要求高,就花三塊錢買一個新的,也不貴。」探訪中,記者發現,一家已在線上購票平台上註明免費提供3D眼鏡的影院,將免費的普通款3D眼鏡放置在檢票入口處,檢票通過的觀眾即可在貨架上自行取用。這家影院至少有七個籃子裡堆放著3D眼鏡,使用過的3D眼鏡被放置在一旁的桌上,以和貨架上擺放的幾個籃子區分開。

記者看到,「已經消過毒」的3D眼鏡鏡片上有擦拭過的痕跡。記者詢問影院檢票人員,他向記者表示,使用過的3D眼鏡,影院的工作人員會使用75%濃度的酒精和眼鏡布進行清理,清理的次數依據當天工作情況而定,「你不放心,可以自己拿酒精多擦幾遍。」

影院提供免費的3D眼鏡是否有消殺的責任?共享的3D眼鏡需要直接接觸皮膚,清潔問題是消費者考慮能否使用的重要條件,而不能倒逼消費者購買「一副全新的」。三天前,一位網民曾在海澱大悅城某影院觀影后發帖表示:眼看著上一場歸還的3D眼鏡,不作任何處理,下一場次檢票就讓觀眾直接拿。向工作人員提出疑問後,被提示可以付費或者租賃「更安心」的3D眼鏡。

此外,近視觀眾觀看3D電影,可能還需要額外付費。在市面上,大多數影院使用的3D眼鏡分兩種,一種為普通款,可直接佩戴。另一種為夾片式,提供給本身就需要佩戴框架眼鏡的觀眾。記者探訪的幾家北京影院中,無一例外,提供夾片式的3D眼鏡需要額外付費,價格為10元至20元不等。

位於北京地鐵舊宮站附近一家影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不想花錢,也可以使用免費提供的普通款,直接疊戴在近視眼鏡上使用。但還是建議購買夾片式的,觀影效果更好。」

位於地鐵舊宮站附近一家影院里,更方便近視觀眾使用的夾片式3D眼鏡一副20元。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位於地鐵舊宮站附近一家影院里,更方便近視觀眾使用的夾片式3D眼鏡一副20元。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

經對比,普通款3D眼鏡很難與觀眾本身佩戴的近視眼鏡「完全適配」。以記者自己的框架眼鏡為例,鏡框相比影院提供的3D眼鏡更大,記者多次嘗試將兩者疊戴起來,卻很難將兩者保持在同一水平上。一位疊戴眼鏡觀影的觀眾告訴記者:「我需要用手一直扶著套在外面的3D眼鏡,不然它會一直往下掉,這讓我很分心,無法沉浸劇情。」

某影院免費提供的3D眼鏡(上)與記者所戴框架眼鏡(下)無法適配。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某影院免費提供的3D眼鏡(上)與記者所戴框架眼鏡(下)無法適配。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

票價高的IMAX廳可免費提供3D眼鏡,價格參差不齊

探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不同的電影放映廳里,3D電影的票價不同,3D眼鏡的使用標準也不相同。位於大興區的一家影院里,就列有現場提示,告知觀眾「普通3D激光廳需要付費租賃眼鏡,特殊巨幕廳、IMAX等特殊影廳,不需要租賃,進場時影院會免費發放3D眼鏡。」

記者探訪地鐵舊宮站附近一家影院,其免費提供的3D眼鏡需要檢票入場後才能取用。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記者探訪地鐵舊宮站附近一家影院,其免費提供的3D眼鏡需要檢票入場後才能取用。新京報記者 陳璐 攝

這家影院中,以熱映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例,同為下午時段的場次,位於激光廳放映的國語3D版本的實時電影票價為95元,而在IMAX激光廳放映的3D版本的實時電影票價為120元。記者詢問影院前台人員二者區別,對方回答:「IMAX激光廳的3D效果看起來更好,並且影院會發放3D眼鏡,不用特意去租。」當問及兩個不同激光廳的3D眼鏡是否有區別時,對方則表示「不清楚」。

記者詢問了另一家位於西城區的影院,同樣以《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例,這家影院在普通激光廳、杜比全景聲廳和4DX廳都安排了電影場次,對應的實時電影票價為58.9元、62.6元、78.7元。並在觀影貼士上註明「免費提供3D眼鏡,無需押金,觀影后歸還」。前台工作人員表示:「我們免費提供的3D眼鏡都是一樣的,只要是3D的,都可以用。4DX廳是4D效果,多了個聲音動感,所以票價會高一點。」

既然不同放映廳的效果決定著電影票價的高低,那麼為何在3D眼鏡的服務上,同一家影院卻沒有相同的服務標準?記者探訪發現,不同影院對於3D眼鏡的服務標準參差不齊,這些影院並沒有針對3D眼鏡作相對統一的功能說明和價格參照。

首先,需要租賃或者購買的眼鏡標價各不相同。比如,不同影院之間,租賃一個3D眼鏡需要3元左右,而在另一家影院,用不到3元就可以買一副全新的。又或者,對比不同影院出售的3D眼鏡價格,從2元到20元都有,價格差距懸殊。

其次,幾乎所有影院都沒有向消費者提供3D眼鏡的質量、成像等功能性介紹。因此,即便現在北京大多數影院都做到標示出是否免費提供3D眼鏡,但3D眼鏡收費現象,還是引起消費者的廣泛討論。

  • 律師建議

影院應公開3D眼鏡的成本構成和相關收費標準

3D電影進入國內電影市場之初,為了普及,影院會統一為觀眾配眼鏡,這也給廣大觀影者形成3D眼鏡是「標配」的深刻印象。不管出於衛生還是管理成本考慮,影院調整為3D眼鏡收費模式,但沒有充分說明,才引起觀影者的質疑。

「影院有告知的義務。」北京市帥和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沈騰告訴記者:「影院的主要職責是為觀眾提供符合安全標準的觀影體驗,是否提供3D眼鏡,往往取決於影院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策略。對於一些影院,免費提供3D眼鏡可能是其服務的一部分,另一些影院則選擇收取一定費用,這本身並不構成非法行為。然而,如果影院已經明確宣稱將3D眼鏡作為觀影體驗的一部分,並在票價中包含了這一成本,那麼再額外收費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合理的,進而涉及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

觀影愛好者曉東說:「如果是合理且必要的費用,我是會買單的。五塊十塊並不多,但不應該讓自己應有的權益受損。」

那麼,如何更好地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沈騰提出,影院不僅應在票務銷售時明確告知消費者3D眼鏡是否收費,還應公開3D眼鏡的成本構成及相關收費標準,不應隱瞞信息,避免因收費不透明而引發消費者投訴。

同時,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強對影院收費行為的監管,特別是對3D眼鏡等附加收費項目的審查,確保影院不收取不合理費用。針對行業協會和相關部門,沈騰建議,應盡快出台關於3D眼鏡收費的行業規範,製定明確的收費標準和行為準則,「這樣既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又能避免影院的經營壓力過大。」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