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出海,「餃子」飄香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成都2月16日電 題:「哪吒」出海,「餃子」飄香

中新社記者 賀劭清

「我偏要踏出一條自己的路。」近日,國產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在海外影院正式上映,其國際版海報上如是寫道。

這條路,是《哪吒2》導演楊宇(餃子)「十年磨一劍」的「以心換心」之路,是古老東方神話故事經創新解構後的現象級破圈之路,也是中國動畫百年來從無限接近世界巔峰到找回自我之路。

從醫科生到動漫人

1942年,由中國萬氏兄弟製作,具有濃鬱中國古典繪畫風格的《鐵扇公主》在日本公映。這部受美國迪士尼《白雪公主》啟發而創作的動畫電影,是亞洲第一部、世界第四部動畫長片。一位日本青年觀看後大受震撼,迷上動畫藝術。

「當時美國《白雪公主》剛剛上映,中國就已經完成多樣特效的《鐵扇公主》,真是叫人驚異。」10年後的1952年,這位名叫手塚治蟲的青年棄醫從藝,並以孫悟空為原型創作了《鐵臂阿童木》等漫畫,他在一部漫畫的後記中這樣寫道。

2008年的最後一天,動畫片《打,打個大西瓜》在中國內地「橫空出世」。這部動畫的導演餃子,同樣是一名棄醫從藝的青年。

餃子的大學同學王洪偉回憶,餃子剛進入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時就畫得一手好畫,長期負責學院板報。大三那年,餃子突然愛上了3D動畫設計,為了十多秒的一個鏡頭,可以連續不間斷地用電腦渲染三天。

從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畢業後,餃子曾在廣告公司短暫工作一段時間,隨後辭職在家,在母親支持下全身心投入到動畫創作。

《打,打個大西瓜》只有短短16分鐘,卻凝聚了餃子長達3年零8個月的心血。最終,這部短片在海內外橫掃30餘個獎項。

短片片尾,這位28歲的年青人用一個長長的名單向前輩致敬。名單上有迪士尼,有萬氏兄弟,也有手塚治蟲。

《哪吒2》國際版海報。圖片源於《哪吒2》官方微博《哪吒2》國際版海報。圖片源於《哪吒2》官方微博

以心換心,《哪吒》降世

2015年,由田曉鵬導演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下稱《大聖歸來》)超越荷李活電影《功夫熊貓2》,成為當時中國市場最賣座動畫電影,並保持了數年紀錄。也是這一年,餃子開始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1》)的創作。

中國動畫經歷過輝煌,也陷入過低谷。多部中國動畫票房失利,讓資本對中國動畫望而卻步。《大聖歸來》上映前,中國大部分動畫的生存之道是把製作成本壓縮在政府補貼之下,所以創作者會挖空心思降低成本。

「《大聖歸來》給我當頭一棒,只要和觀眾‘以真心換真心’,觀眾是願意看好的作品的,甚至會更加寬容。這也堅定了我的信念。」《哪吒1》上映後,餃子在一篇文章中分享了自己的創作初衷。他寫道,沒有「大聖」,就沒有「哪吒」。

在餃子看來,之所以選擇哪吒,是希望給奔跑在自己理想道路上的人鼓勵、希望、溫暖與力量。其實哪吒是我們每個人的寫照,即便被塌下來的天壓歪了頭,也能掙紮著生出三頭六臂把天扛起來。

劇本磨了兩年,前前後後改版66次;製作將近三年,共有5000多個初版設計鏡頭、1400多個特效鏡頭……在餃子團隊的死磕之下,《哪吒1》於2019年正式與觀眾見面。

儘管最初《哪吒1》海報中顛覆傳統的「黑眼圈哪吒」曾引發一些質疑,但很快看過影片的觀眾被哪吒「另類」而充滿人性的一面打動。這部電影創下逾50億元人民幣的票房和1.4億觀影人次,這一紀錄直至5年後才被《哪吒2》打破。

有人說,很多動畫公司虧本接了《哪吒1》的活。這一點在餃子的文章中得到證實。餃子寫道,「因為那幾年中國動畫處於一個非常弱勢的地位,所以全行業憋著一個勁,想憋出一個好作品,不顧一切地投入,所有人都擰著一股勁想證明自己——‘打破成見,扭轉命運’,打破觀眾對中國動畫的成見。」

2月12日晚,四川成都市民打卡哪吒雕像。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2月12日晚,四川成都市民打卡哪吒雕像。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中國動畫的萬龍甲

「全體龍族已將身上最硬的龍鱗給了你,這萬龍甲堅不可摧,就靠你啦!」《哪吒1》中,全體龍族將「最硬的龍鱗」給了他們的希望敖丙。

而這一次,中國動畫行業將自己「最硬的龍鱗」給了《哪吒2》,給了那個5年時間就兩鬢斑白的追夢人餃子。

《哪吒2》僅特效鏡頭就超過《哪吒1》全片鏡頭量,角色數量也是《哪吒1》的三倍。餃子曾嘗試找國際頂級視效團隊完成一些重點鏡頭,但外包效果並不理想。最終托舉起這部目前中國影史票房第一的作品的,是138家中國動畫公司。

當時的《哪吒2》項目像一個「奧運村」,吸引了中國最優秀的動畫人才。直面困難的同時,中國動畫人的邊界被越撐越大,中國動畫的技術水平隨之又上了一個台階。

成都大學影視與動畫學院專業教師梁怡率團隊參與了《哪吒2》模型與場景特效製作。梁怡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時表示,經常是團隊已經做出非常棒的產品了,但若有更好的空間,餃子就會鼓勵大家精益求精。用餃子的話說,「要拍出別人沒看過的全新內容,應當是每個導演和創作者深入思考的方向。」

而餃子也表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主要在於作品本身,在於劇本、故事、角色等核心內容,「這些不是能外包的東西」。

2月13日,那個黑著眼圈愛惹事的3歲小男孩正式亮相海外院線。《哪吒2》在澳州、新西蘭、美國的火爆與好評遠超預期。截至2月14日零時,國際評分網站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Db)上,《哪吒2》的評分已漲至8.3分。截至2月15日13時,《哪吒2》的全球票房已突破15.19億美元。

美國《紐約時報》報導,《哪吒2》證明了中國電影業正在講述自己的故事,而不是靠西方電影公司來製作基於中國民間傳說的電影。

雖然憑藉兩部「哪吒」電影成為中國導演票房榜第一名,但餃子卻十分低調,偶爾露鏡,身上穿的還是三年前的普通毛衣。

2月13日晚,民眾在位於四川成都交子大道的哪吒雕塑前拍照留念。當晚,成都天府雙子塔亮燈,慶祝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含預售)達100億元人民幣。中新社記者 安源 攝

在網絡流傳的短影片中,餃子少有的「高調」時刻,可能是面對主持人「除了哪吒之外,還喜歡哪些動畫」的提問。那一次,餃子如同「報菜名」般一口氣說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全系列、宮崎駿全系列、押井守全系列、大友克洋全系列、比基斯全系列、迪士尼全系列」等,隨後歪嘴笑著反問「還要繼續說嗎?」

從《哪吒1》到《哪吒2》,餃子用了5年時間。而這5年里,中國動畫並未坐等一部現象級電影橫空出世,《雄獅少年》《長安三萬里》《薑子牙》等多部佳作百花齊放。

在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蔡尚偉看來,近幾年中國優秀動畫作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中充滿故事張力、具有視覺表現力的元素。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李翔同樣認為,西方打造了漫威、哈利·樸達等IP,其故事、價值觀乃至審美影響了幾代人。而如今「哪吒」站在世界舞台,證明了中國故事的超凡魅力以及中國人講好故事的創作能力。

1926年,中華民族風雨飄搖之際,萬氏兄弟在上海狹小的亭子間,將一台舊照相機改裝成攝影機。經歷上百次失敗後,他們終於創作出中國人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動畫片《大鬧畫室》。

作為中國動畫的探路人,萬氏兄弟中的萬古蟾在《閑話卡通》中寫道:「要使中國動畫事業具有無限的生命力,必須在自己民族傳統土壤里生根。」

如今根植中國神話故事的《哪吒2》,正在中國全體動畫行業的托舉下,將中國故事說與世界聽。

這是中國動畫自己的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