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隻國寶助力經濟,命名比賽引發熱潮,香港熊貓龍鳳胎正式亮相
【環球時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葉藍】在香港出生的大熊貓龍鳳胎2月16日正式與公眾見面,大熊貓命名比賽報名也已開始,相關活動在香港社會引發熱潮。
「貴賓團」已有數百人報名
16日一大早,就有上百名市民帶著大熊貓周邊產品,提前到香港海洋公園排隊入場。到上午10時多,熊貓館外已經要排隊一個小時,園方便開始給遊客發放排隊券。有手持多個大熊貓玩偶的香港市民表示,從小到大都十分喜歡大熊貓,全港只有海洋公園能見到,他便自然地成為這裏的常客,幾個月前知道有大熊貓龍鳳胎在此出生後,心情十分激動。
為了迎接遊客,海洋公園在園區內沿路增加了熊貓掌印圖標,進入大熊貓場館後,通道內增設螢光色的熊貓足跡圖案引導入場;館內中央被玻璃圍住的區域是龍鳳胎的活動範圍,內有竹製風鈴、鞦韆等活動設施,供它們玩耍。龍鳳胎寶寶一出場就表現得非常活潑,面對大量遊客也未見害羞,其中姐姐相當好動,不斷爬高爬低,弟弟也跟著爬樹、蕩鞦韆;兩姐弟還不時到樹幹上躺著休息。

據海洋公園表示,這對龍鳳胎每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出場。由於熊貓館內只能容納約100人,園區會採用流水式安排入場,遊客可在場內逗留5分鐘左右;在人流高峰期,觀賞大熊貓寶寶的時間約為1至2分鐘。與此同時,海洋公園每天特設一個共40人、每人收費1500港元的「貴賓團」,可於9時30分入館,有半小時的觀賞時間。貴賓團自前兩天推出以來大受歡迎,已有數百人報名。
市民黃女士手拿龍鳳胎姐姐的玩偶,她表示6時多已從家裡出發,不到8時便到達海洋公園排隊,「心情很興奮」。作為大熊貓粉絲的她,對龍鳳胎的長相十分熟悉。她表示,雖然只有5分鐘觀看時間,但打算多排幾次隊,「不擔心排隊時間長,就想多看幾眼」。
市民積極參與命名
此前一天即15日,海洋公園舉行「大熊貓龍鳳胎寶寶亮相儀式」。特首李家超在出席儀式時宣佈,為一對熊貓寶寶舉行命名比賽。香港頭條日報網稱,命名比賽截至3月7日深夜,設「最佳作品」1名和「優異作品」8名,其中「最佳作品」獲獎者將獲得總值超過2.2萬港元的獎品,包括海洋公園成人全年會籍4個,以及價值6576港元的大熊貓龍鳳胎玩偶。所有香港居民均可參加,每人限參加一次,參加者要以不多於100字解釋建議名字的意義。
李家超表示,去年適逢新中國成立75週年,這對龍鳳胎作為首對在香港出生的大熊貓,意義非凡。他說,香港現在有6只大熊貓,特區政府會繼續把握大熊貓帶來的機遇,推出更多推廣活動和商品,例如新春國際彙演之夜的特色大熊貓花車、新春版的大熊貓雕塑展覽,最新推出的大熊貓造型八達通以及國際品牌推出的手機配件等,鼓勵商界發揮創意,為市民和旅客帶來特別體驗。
香港社會對命名比賽反響熱烈。有學生表示想給大熊貓寶寶命名為「玥玥」和「寧寧」,「玥和月亮的月同音,寧有安寧、寧靜的意思,希望兩隻熊貓在香港平靜生活,健康成長」。市民張女士說,上次大熊貓「安安」和「可可」的命名比賽,有些獲獎名字其實都不錯,「我記得有吉吉、利利,如珠、如寶,或者也可以用其他有寓意的名字,例如開開、心心,快快、樂樂」。
「旺丁又旺財」
香港立法會議員林健鋒表示,「過去這段時間的熊貓熱潮,不可否認是與新鮮感和節慶氣氛有關,但是細水長流地觀看兩隻熊貓寶寶的成長同樣有樂趣」。他說,海洋公園現在將大熊貓龍鳳胎的成長記錄製成影片,放在熊貓棲息地附近播放,一眾嘉賓觀看後都受到感染,表示願意一再前來,「熊貓不僅可帶動香港經濟,也帶動香港好運,一宣佈‘安安’‘可可’要來香港,兩個寶寶就立刻出世了」。香港旅監局成員彭早敏稱,對入境旅行團來說,海洋公園屬於必看景點,熊貓館更是「必看之中的必看」,「不少旅客之前已經在不同社交平台觀看過香港熊貓的影片,非常期待親眼見證」。她十分認同兩隻熊貓寶寶的吸引力,「是看小朋友的感覺,看它們學爬樹,學走路,別有一種滿足感」。
海洋公園董事局主席龐建貽坦承,龍鳳胎掀起的熊貓熱潮,讓園方旺丁又旺財。自大熊貓「安安」和「可可」亮相後,海洋公園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收入增長三成,春節期間更增長一成,過去幾個月的紀念品收入也增加兩成,當中有不少與大熊貓相關的產品。他說,「熊貓經濟」及相關宣傳不僅關乎海洋公園自身,更是由特區政府牽頭遍佈整個城市的熱潮,相信這種氛圍切實帶動旅遊和消費,可吸引更多周邊和國際旅客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