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環境之「優」謀發展之「進」——兵團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發展見聞

2月15日,在新疆神龍新材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00萬噸塗鍍板帶生產基地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加緊施工。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目前工程建設已進入衝刺階段,預計3月底建成投產。近年來,十二師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吸引了一批支撐產業發展的重點項目落地實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田園 攝

好的營商環境,是吸引力、競爭力,更是生產力、驅動力。兵團以良好的營商環境,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截至2024年年底,兵團轄區登記在冊經營主體達28.19萬戶,較2023年年底增長6.82%。

開啟「雙線並行」審批模式、建立服務民營企業「直通車」機制……新春伊始,兵團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謀新策、出實招,主動求變、借勢發展,從拚資源、拚政策向拚環境、拚服務轉變,以奔跑姿態開啟高效服務企業新徵程,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推動經濟向「新」生長、向好突破。

創新審批模式  打造營商「優選地」

落戶中國(新疆)自由貿易試驗區烏魯木齊片區十二師區塊的新疆尚上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光伏組件項目,從辦證到開工,每個環節的速度都超出企業預期。

「辦理完土地相關手續後不到半天時間,用地許可證和工程規劃許可證就辦好了,項目提前兩個月開工建設,這個速度超乎想像。」談及項目審批效率,新疆尚上新能源開發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劉曉兵連連誇讚。

對企業來說,商機如戰機稍縱即逝,抓項目建設必須分秒必爭。

十二師區塊創新建立工程建設項目「雙線並行」審批機制,有效提高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通過審批全流程優化再造,將服務端口前移,把企業項目的‘等待期’變為政府工作的‘推進期’。」十二師區塊自貿專班戰略發展組組長王輝表示。

實施「雙線並行、拿地即開工」審批模式以來,太原鍋爐研發生產及配套基地項目、柳工新疆7S店投資項目、欣業行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項目等一大批十二師重點工程項目實現了早開工、早投產。

探索審批提速「最優解」,兵團圍繞前期用地統籌、規範審批關聯事項、簡化重點環節手續等方面,先後出台《關於進一步健全並聯審批工作機制優化重大項目審批服務的若干措施》《關於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提升行政效能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的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對項目建設全流程進行「再造式」優化。

創造優良的營商環境,政策的完善改進、機制的進一步優化、流程的梳理再造是關鍵。

兵團加快構建各級協同聯動、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體系,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牽引,推出企業「全生命週期」「一件事一次辦」主題集成服務套餐,全面推進「一窗受理」集成改革和全流程「一網通辦」,讓市場主體辦事更加便利,進一步堅定了市場主體的發展信心,使市場主體的活力和創造力充分迸發。

聚焦難點痛點  解決企業「急難愁盼」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如何讓政策與企業需求「無溫差」對接?兵團的回答是:於細微處充分彰顯服務溫度。

2月12日,在一師十二團新疆百果泉酒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紅棗蒸餾酒生產線高速運轉,工人們熟練地操作設備,全力以赴趕訂單。

此前,新疆百果泉酒業有限公司為提高生產效率,籌備新上線一條紅棗蒸餾酒生產線,但由於相關生產技術不完善,項目推進工作一度陷入困境。一師阿拉爾市推行的服務民營企業「直通車」工作機制,幫助這家公司解了難題。

「我們通過‘直通車’提出訴求後,師市工商聯很快就與塔里木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對接,幫助指導我們申報科研項目,進行紅棗蒸餾酒製取工藝和釀造技術攻關,如今我們已經完成了生產線的安裝調試,即將開始大規模生產。」新疆百果泉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劉世帆介紹,「在師市幫扶下,我們有信心、有底氣把企業做大做強。」

「‘直通車’工作機制暢通了民營企業訴求渠道,助力民營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一師阿拉爾市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羅治疆說,「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這一工作機制,為民營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更好的營商環境。」

「企業的事無小事」「企業的小事就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大事」,如今,這些理念已經成為兵團各師市的共識。

圍繞企業融資難題,三師圖木舒克市設立「園區保」資金池,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提供保障;項目建設推進到哪裡,跟蹤服務就聚焦在哪裡,四師可克達拉市將優化營商環境、服務項目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建設有序推進;十師北屯市派出相關部門黨員幹部深入企業,現場解決問題,有效激發企業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今年,兵團各師市在為企服務中,更加突出問題意識、用戶意識,及時有效幫助企業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以更有力的舉措增強企業的獲得感,讓營商環境更有溫度。

強化要素保障  厚植營商環境沃土

2月14日,記者走進位於石河子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石河子城信綠色智算中心項目(一期),只見現場乾淨整潔、秩序井然,一排排黑色機櫃整齊排列,上千台服務器高速運轉,以441PFLOPS的算力規模,將清潔能源不斷轉化為躍動的數據溪流。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項目總經理及團隊的辦公室顯得頗為「簡陋」——牆面未做任何裝飾,房間里只是簡單擺放了幾張辦公桌椅。「時間就是成本,效率就是生命。項目早一天落地、早一天投產,就早一天見效。」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金華說,自去年10月開工以來,他和團隊成員鉚足幹勁搶工期,吃住基本都在工地。

「項目建設僅用了不到半年時間就進入了試運行階段,這個速度讓人驚歎。其背後,石河子高新區‘全生命週期’要素保障發揮了重要作用。」李金華感慨道。

為保障這一數字經濟重點項目快速落地,石河子高新區成立工作專班,依據企業項目需求和產業發展方向精準配置資源,創新「並聯審批+容缺受理」機制,將規劃、環評等手續辦理時間壓縮60%;以優惠價格為項目提供標準化廠房,提前做好光纖管網鋪設等前期配套工作,全力落實電價電費補貼等多項優惠政策,大幅減輕企業前期投入壓力,有效降低了企業運營成本。

「從廠房供應到人員調配,只要企業有需求,我們都全力協調保障。」石河子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世平表示。

政企同心跑出項目建設「加速度」。試運行期間,城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與「珠三角」多家企業達成合作意向,項目建成後,預計實現年產值2800餘萬元。

李世平介紹,石河子高新區今年將進一步健全全方位要素資源保障機制,對重點項目實施「一項目一檔案」動態管理,通過基礎設施預建設、政策包動態更新等創新舉措,確保土地、能源、資金等要素供給與項目需求精準匹配,持續厚植營商環境沃土。(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雪嬌  劉美惠子)

編輯:劉芳   審核:張宇帆   

來源:團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