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圓夢人|孟洪峰:從通州到燕郊創建學校的「教育老兵」
「那時我57歲,沒想臨近退休,接到了這樣一個艱巨又光榮的任務」。談及3年多前的一幕,孟洪峰記憶猶新。
作為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一項舉措,2021年,北京市通州區教委和河北省三河市教體局合作,將北京市優質教育資源引入三河,雙方共同建設北京潞河中學三河校區。潞河中學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孟洪峰被選派到三河「創校」。
為了辦好學校,他直接住在了燕郊。一條潮白河,連接京津冀。孟洪峰從潮白河西跨越到潮白河東,親力親為完善新校區軟硬件、開展師徒結對活動……在他的帶領下,一支高素質的年輕教師隊伍在三河校區快速成長起來。

北京潞河中學三河校區師徒結對儀式(右三為孟洪峰)。
新校區承載燕郊家長期待
孟洪峰是通州人,1979年,他考入通縣一中(1988年恢復潞河中學校名),1987年大學畢業後,他成了通縣一中的一名化學老師。
「潞河中學創辦於1867年,是北京市為數不多保持原址原貌的學校,也是北京市首批重點中學、首批百年學校。」談起母校,孟洪峰如數家珍,在這裏工作的30多年,他當過班主任、年級主任、辦公室主任,後來還擔任潞河中學黨委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到三河「創校」,在教學崗、管理崗都有豐富經驗的他成了不二人選。
「我對潞河中學感情很深,三河校區是潞河中學歷史上首次在域外辦學,所以校長2021年6月找到我,希望我任三河校區校長,我欣然同意。」他說,學校還選派了3名重要崗位上的骨幹校級幹部,其中包括潞河中學初中部主管教學的主任和潞河中學德育主任,足見學校的重視程度。
除了校長的厚望,三河校區也承載著當地家長們的期盼。2021年暑期,孟洪峰帶隊來到三河市燕郊開發區,當地籌備組告訴他,起初摸底時,燕郊的家長們對這座新建校比較陌生,報考的只有500人,後來聽說新建校由北京通州區直接負責學校管理,將引入北京潞河中學的教學管理經驗時,報名人數一下多了300個。這讓孟洪峰這名「教育老兵」頓感重任在肩。
「國家提出加快建設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能參與到這樣有意義的大事中,讓我更加下定決心,在退休之前要把這所新校帶起來,讓家長們滿意,讓孩子們受益。」孟洪峰說。
萬事開頭難,由於學校剛剛建成,部分設備和人員缺乏,很多事情需要孟洪峰親力親為,包括一些體力活,招生點外邊的遮陽棚就是他搭建的。經過緊張的籌備,三河校區於2021年10月掛牌,首年招收了初一新生780人。
剛來三河辦公時,由於沒有宿舍和食堂,孟洪峰每天開車在通州和燕郊兩地通勤,中午就在學校附近的小飯館湊合一口。「開車兩地跑,要一個多小時,最長要兩個小時,以前是步行10分鐘上班。」後來,他在三河租了房,更是一心撲在三河校區,只有週末才回通州。「面對各種困難,我沒打過退堂鼓。」
老師結對,提升三河校區教育水平
從燕郊到潞河中學,行程不過19公里。但在教學理念和質量上,兩地還是有不小的區別。相對於新校的硬件設施不足,孟洪峰更擔心的是師資力量的薄弱。三河校區首批年輕教師90%都是剛從師範院校畢業的「95後」,大多沒有教學實踐經驗,有些甚至沒上過講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將北京重點中學教育理念引入三河校區的同時,提升年輕教師的能力水平,成了最緊迫且關鍵的問題。
三河校區掛牌當月,孟洪峰就決定啟動「青藍計劃」。「這一計劃依託北京潞河中學的優質教育資源,由潞河中學安排骨幹教師與三河校區年輕教師結對,‘一對一’開展幫扶。希望達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效果。」孟洪峰說。
2021年,「青藍計劃」剛一啟動就結成師徒對子90餘對。教學觀摩、現場指導、協同備課……火熱的結對幫扶在本校和三河校區之間迅速開展起來。讓孟洪峰感動的是,潞河中學的優秀老師非常積極,大家從通州來到燕郊,指導年輕老師備課,並現場聽課,指出需要注意的問題,「大家將經驗傾囊而授,毫無保留。」
此後,指導改為線上。有一次,年輕教師張鈺海將於第二天參加說課比賽,在群裡請教,很快得到了回覆。後來,群裡的師徒開啟了影片會議,潞河中學的老師花了兩個小時,從地圖畫法、語言技巧等專業角度進行了全面指導,第二天張鈺海發來好消息——比賽奪冠。
孟洪峰也經常和師徒雙方溝通,瞭解結對效果和雙方需要解決的問題。「年輕教師在入職的第一年就得到最好的教師指導,對年輕教師的個人成長會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現在,這裏的年輕教師業務能力顯著提升,不少人已經可以獨當一面。潞河中學老師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也深刻影響著三河校區的年輕教師。」此外,年青人對新鮮事物的關注也對老教師的教學帶來啟發。
得益於「青藍計劃」,目前學校已有近200對師徒結對。三河校區青年教師教學水平迅速提升,8人在三河市教學技能大賽取得一、二等獎。師徒結對帶來雙向提升,這一結果讓他頗為欣慰。
注重學生全面發展,去年中考首戰告捷
三河校區秉承與北京潞河中學總校「同形、同構、同質」的辦學目標,在孟洪峰看來,河北的孩子在家門口也能享受到北京的優質教育服務,這不僅指成績,也意味著全面發展。
孟洪峰說,從實際情況看,孩子們在小學時參與體育鍛鍊較少,為了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他重視體育老師的招聘,要求保證包括初三學生在內的所有學生按時參加體育課,鼓勵孩子們參加運動隊和藝術團。「儘管是新建校,但在三河市教體局舉辦的中學生運動會上,我們一直取得比較好的表現,在藝術節上,同學們也有亮眼的成績。有了文體活動的調劑,孩子們能以更加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緊張的學業。」
在孟洪峰的帶領下,三河校區還開展了「問題引領,小組合作」課堂結構改革的探索。他介紹,對於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著「及時發現,最快解決」的原則,老師會隨時進行教研。學生也搭建了學習小組,同伴互助,「學生把剛學會的知識教給還沒懂的同組同學,自己也加深了印象,提升了大家的學習主動性。」
去年,三河校區迎來第一批畢業生。「去年中考首戰告捷,學校整體升學率超過河北省的平均水平。」不久後,孟洪峰收到家長送來的一面錦旗,上面寫著「授教固有方 桃李滿天下」。「是鼓勵,也是激勵。」他希望能在教育戰線站好最後一班崗,為京冀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