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魚缸、插假花,奧森有人誘拍翠鳥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沉水廊道,有豐富的鳥類資源和多樣化的生態環境,吸引了大批觀鳥者和攝影愛好者「長槍短炮」蹲守,只為抓拍翠鳥駐足的照片。
但有部分攝影愛好者為了追逐精彩瞬間,在自然水系中搭建假花、假樹枝造景誘拍鳥類,更有甚者不惜自己從家搬來魚缸投放小金魚,吸引捕食魚類的翠鳥停留。

拍鳥「大軍」聚集,有人造景誘鳥
2月14日早8時,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南園沉水廊道附近,一支十餘人組成的拍鳥隊伍十分顯眼,他們在沉水廊道附近架著三腳架和相機,對準空中或水面,自己則坐在小馬紮上,等待鳥類造訪。
仔細觀察會發現,鏡頭對著前方不遠處有一個玻璃魚缸,幾條紅色金魚在缸裡遊動。一名拍鳥者解釋:「這是帶給翠鳥吃的。」
當天上午,這群拍鳥者的目標是翠鳥。翠鳥是一種小體型鳥類,常生活在河流、湖泊邊,主要以捕食小型魚類為食。拍鳥者利用玻璃魚缸裡遊動的金魚引誘翠鳥前來捕食,「要的就是它捕食的那一瞬間。」一名拍鳥者帶來了幾根樹枝,把它們一併立在魚缸附近,再擺上一些石頭,一個人工搭建的小型景觀就做好了。
多個社交平台上都能檢索到攝影愛好者在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拍攝的翠鳥叼魚的照片。近期人氣較高的一組照片中,翠鳥站在冰面上,嘴裡叼著一條金魚,其作者回覆評論稱,此為誘拍。
現場拍鳥者表示,他們一般會「合作」拍攝,有人帶食物和道具「造景」,有人則專心在一旁等待時機,按下快門。拍鳥者告訴記者,不同鳥類適合拍攝的時間、季節都不同,像翠鳥就得開春後。這群拍鳥者幾乎每天上午都去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觀鳥點蹲守,直到拍到滿意的照片。

園區設置提示牌及保安巡查,依然難管住
「先包住吧,別讓附近保安看見,不然就不讓拍了。」看到遠處有園區保安人員走來,一名拍攝者用一塊藍圍巾將魚缸圍住。
其實沉水廊道附近設立了多處提示牌,內容包括「觀鳥護鳥聯合倡議書」「保護野生動物,禁止誘拍驚擾」「文明觀鳥,請勿誘拍」等。作為被禁止的行為之一,「誘拍」高頻出現在附近的提示牌上。
然而,誘拍者對這些文明提示「視若無睹」。一名保安人員發現人為放置的魚缸後,上前和拍鳥者溝通,口頭勸阻拍鳥者。拍鳥者則稱「沒有法律說禁止這樣做,我們不帶東西來,這些小翠(拍鳥者對翠鳥的稱呼)冬天就沒東西吃了。」
「大家都是為了保護鳥類,維護自然,你們帶個道具在這裏,比如在樹上用大頭針別個花,把鳥引過來了,鳥一叼花,大頭針可能就卡進去了。你們拍完走了,但鳥形成了習慣,來這裏等著投喂,還容易招來盜獵者。」經過保安人員不厭其煩地講道理勸阻,終於有一名拍鳥者將魚缸搬走。
在探訪過程中,一名拍鳥者告訴記者,北京拍鳥的人很多,已經形成了一些成熟的群體,還有人組織帶隊。保安人員沒有強製清理的權利,所以這些拍攝者就採用「打遊擊」的方式躲避巡查。

誘拍行為危害鳥類的正常生命活動
「用食物誘導鳥類,進而完成拍攝,就是誘拍行為。」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動物學會名譽理事長張正旺說。
他同時駁斥了攝影愛好者「不投喂鳥就餓死」的說法。他介紹,投喂自然環境中的鳥類會危害鳥類的正常生命活動。以翠鳥為例,北京處於全球八大候鳥遷徙通道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路線上,每年都會有候鳥性質的翠鳥飛抵北京,投喂行為會導致這些鳥類長期停留在北京,改變正常的生命活動。「另外,鳥類獲取天然食物的來源是豐富的,投喂誘拍會導致鳥類的食物來源單調,影響營養攝入,並且容易喪失野外生存的能力。」
除了投放食物,利用聲音引誘、造景、綁架雛鳥等行為都屬於誘拍。「作為文明的觀鳥者、攝影者,我們都希望看見鳥類在自然環境中健康存活,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才是最漂亮的。」張正旺說。

北京已有法規明確,棲息地責任單位有責任保護野生動物
「誘拍肯定是不好的,我們在北京一些大型公園、著名觀鳥點都能遇到誘拍的情況。」王先生是一名拍鳥愛好者,保持著每週至少一次的拍鳥活動。他告訴記者:「遇到誘拍,一般能看到一些誌願者上前製止,有時候還會報警,但是警察來了只能勸阻。
記者瞭解到,《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並沒有直接提及禁止誘拍的內容,但是,製止誘拍行為並非「無法可依」。《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對野生動物棲息地管理機構或者責任單位提出保護野生動物的要求,應當「製止追逐、驚擾、隨意投食、引誘拍攝、製造高分貝噪聲、閃爍射燈等干擾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
此外,《中國野生鳥類攝影行為規範倡議》提出,「鳥的利益高於攝影,節制隱蔽投食拍攝,禁止使用活物誘拍猛禽,控制使用聲誘。」
「鳥類保護需要全民共同實現。」張正旺表示,公園等相關責任單位需要加強管理,製止誘拍等行為。同時,建議公眾多走近自然,觀察鳥類、認識鳥類,保護鳥類的棲息環境,共同構建和諧相處的氛圍,遇到不文明的觀鳥、拍鳥行為,要及時勸阻或者向有關部門舉報。
新京報記者 陳璐
編輯 白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