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第一天,北京警方開啟新學期「護學模式」
新京報記者獲悉,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學、幼兒園如期開學,為切實做好春季學期開學保安工作,北京警方深化落實「護學崗」「高寶來愛民服務崗」等機制措施,攜手各方群防群治力量,全面加強學校內部及周邊安全隱患排查和秩序維護,全力開啟新學期「護學模式」。

開學前充分準備,提高學校應急處置能力
開學前,北京警方主動加強與市區兩級教委協作配合,指導學校健全完善安全防範體系,開展風險隱患排查整改,確保各類風險隱患動態清零。公安交管部門對全市4800餘處校址進行提前摸排和調研,會同教育、交通、屬地政府等相關部門,結合學校自身規模特點和周邊路網條件等實際情況,逐一製定完善個性化交通優化方案,充分改善、提升校園周邊交通條件。
2月13日,通州公安分局內保支隊會同區教委組織開展了全區「護校安園」現場處置培訓會,市局警務實戰教官團對突發情況處置過程中如何正確使用防暴盾牌、鋼叉、警棍等裝備進行了演示教學。派出所民警、保安公司負責人、全區中小學幼兒園保安隊長及家長誌願者代表等300餘人參加了培訓活動。
海澱公安分局在開學前組織全局1000餘名民警和警輔力量,深入每一所校園,從消防設施到保安系統,從監控設備到應急預案,通通來了一次安全大檢查。影片巡控的角度是否全覆蓋?應急預案的每個環節是否可操作?發現隱患問題時當場「亮黃牌」,民警現場第一時間督促整改,「我們得確保校園安全無死角、隱患全清零才安心。」萬壽路派出所社區民警劉力說道。 」

「這些應急器材一定要定期檢查,確保緊急情況有人用、會使用。」開學前,在昌平區第二中學校園內,內保大隊民警程樹明一邊對保安人員進行叮囑,一邊現場示範了防暴盾牌等器械的正確使用方法,演示了面對應急情況,保安力量應如何開展先期處置等內容,進一步增強了校園保安力量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
開學後第一課,民警進校園傳授安全知識
「開學季」期間,北京警方加強「護學崗」看護力度,全部中小學及幼兒園均強化定點值守力量,按照「定人、定崗、定責」要求部署警力,保障全市中小學幼兒園上學放學時段安全。
2月17日當天,全市563個「高寶來愛民服務崗」民警全部在崗在位,幫助師生安全、順暢、快速進入校園,發動學校保衛幹部、老師、保安員、誌願者等護學力量,共同參與到校園及周邊治安巡邏防控工作中,全力維護校園門前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昌平公安針對全區386個護學崗,組織446名警力提前到崗到位,嚴格落實高峰勤務,站好護學「第一崗」。海澱公安在全區65個「高寶來愛民服務崗」的基礎上,升級為「超常規」守護計劃,在全區580個校址點位部署「一址一警」,民警們駐守在校園門區化身「移動護盾」,會同學校老師、保安員、家長誌願者、群防群治力量聯動執勤,共同維護校園周邊安全秩序,築牢校園安全防線。
針對開學日當天適逢週一常態高峰日的情況,公安交管部門加大警力投入,鐵騎交警全員上路,重點加強環路、主幹道及學校周邊車流集中路段的巡邏管控和交通維護疏導。針對學生數量多、臨近交通幹線、交通情況複雜的學校周邊區域,交管部門加強高峰時段校園周邊道路的指揮疏導。同時,交管部門加強影片巡檢,科學調度警力及時處置交通事故、故障車等各類突發情況,縮短挪移現場時間,減少交通事故對正常通行的影響。

開學後,北京警方還將全面開展「法治進校園」宣傳活動,屆時將組織轄區民警充分發揮法治副校長、法治輔導員作用,深入校園圍繞校園安全、個人安全防護、防範電信網絡詐騙等方面開展安全教育和法治宣傳教育,鼓勵師生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和學校保衛部門,做好新學期安全防範工作。
海澱公安分局將依託「警學聯盟·向陽童行」安全課堂,由社區民警帶著「四防秘籍」進入校園開啟安全宣講,增強學生防侵害、防欺淩、防詐騙、防沉迷的安全意識,同步還為在校教職工和家長送上「反詐寶典」,揭秘騙子套路,守護大家的「錢袋子」。
2月17日上午,通州公安分局內保支隊民警王國斌在北京市第二中學通州分校的報告廳內開講「開學第一課」。課堂中,王國斌以發生在全國各地的校園安全問題為切入點,以案釋法,向在場的同學普及法律知識、傳授自我防護要點。隨後,通州交通支隊民警登台講授了交通安全知識,並與在場師生進行了互動問答。

「當遭遇危險時,我們要用書包護住頭部、胸前等重要部位」「在學校里遇到困難,及時找老師、校警尋求幫助……」開學第一課,安全最重要,在昌平區第二中學課堂上,昌平分局內保大隊民警孫建寶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接受能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講授知識,為同學們暖心織牢校園安全防控網,撐起校園 「平安傘」。
新京報記者 張靜姝
編輯 楊海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