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開學日,海澱區對8家校園餐配送企業開展全覆蓋檢查

新京報訊(記者陳琳)2月17日,北京市中小學迎來新學期。為保障外送校園餐的食品安全,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以現場檢查和非現場監管相結合的方式,對轄區8家校園餐配送企業開展「線上+線下」全覆蓋檢查。

清炒時蔬、三色蝦仁、餃子、米飯……新學期第一天清晨,校園餐配送企業一派忙碌景象,師傅們將剛出鍋的飯菜整齊疊放在保溫箱內。在北京得福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執法人員重點查看了環境衛生、原材料採購、加工製作、食品儲存、食品留樣、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與培訓等內容。同時,要求企業嚴格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機制,確保責任到人、風險可控。

執法人員重點查看了環境衛生、原材料採購、食品儲存等內容。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供圖執法人員重點查看了環境衛生、原材料採購、食品儲存等內容。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針對校園餐配送環節多、鏈條長的特點,執法人員重點檢查了學生餐配送過程中的車輛衛生狀況和溫控設施運行情況,並對出鍋餐品進行中心溫度測量。執法人員提醒企業,要對每鍋成品的出鍋溫度做好記錄,確保成品從出鍋到食用不超過2個小時。

「我們嚴格按照監管部門要求,對工作人員進行了系統培訓和規範管理,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全程把控出餐、分餐、運輸等環節,全力保障學生吃上新鮮、安全的熱乎飯。」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企業工作人員正在對校園餐進行裝車配送。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供圖企業工作人員正在對校園餐進行裝車配送。海澱區市場監管局供圖

校園食品安全的關鍵在於過程控制。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還結合校園餐配送路程、用餐學生年齡、人數和營養膳食要求等特點,對企業進行針對性指導,要求企業嚴格遵守餐飲服務操作規範,合理調配餐食菜量,減少原料浪費,做到精益求精,並加強分餐和配送環節管理,切實保障師生飲食安全。

據瞭解,海澱區目前共有8家校園餐配送企業為80餘所學校提供校園餐供應服務。如何能在提升監管效能的同時,既減少對企業的打擾,又守好校園餐食品安全關?今年,海澱區市場監管局強化「非現場檢查」工作模式,通過影片線上巡查的方式對校園餐配送企業開展監督檢查。通過此方法,既能清晰地看到企業的加工操作全過程,又實現了對校園餐配送企業的全方位監管,確保食品加工過程全程透明、可視化。

「此次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校園餐配送企業檢查,旨在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風險隱患,督促企業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確保學生吃上安心、可口的飯菜。」執法人員表示。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