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炒股的流量狂歡:博主養號,券商攬客

「昨晚讓DeepSeek(深度求索)給我推薦兩個股票,今天全漲停了!!」最近,DeepSeek的熱風,還是吹到了炒股圈。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DeepSeek已然成為投資圈粉的流量密碼,不少博主的人設均以DeepSeek「加持」,其中,有博主宣稱自己是85後失業大叔,用DeepSeek學炒股,有博主則表示作為單身媽媽希望通過AI炒股賺錢。不少人口中,DeepSeek不僅噱頭十足,而且成了「散戶救星」,「首日小賺2600元」「百萬實盤跟投」等極具誘惑力的戰績頻頻引發圍觀。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發現,投資圈高調打起AI牌,背後套路並不難理解——部分博主蹭熱點養號引流,或者以此吸引小白宣傳投顧服務,至於券商及從業人員則通過DeepSeek引流開戶、推銷AI投顧。
「想發財的沒賺到錢,賣工具的先賺滿了。」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王德怡表示,當前要警惕各種打著AI旗號吸引理財小白交學費的各種課程及服務。同時,法律並未禁止用戶借助AI或DeepSeek炒股,使用相關技術幫助分析各種數據、預測市場行情具有合理性,但是AI分析的數據僅具有參考價值,不構成具體的投資建議。

博主100萬元實測背後:為帳號引流
春節以來,DeepSeek風暴讓資本市場嚐到了甜頭。Wind數據顯示,DeepSeek概念指數在2月5日-2月17日期間上漲了48.85%,這股熱浪也被投資圈嗅到機遇。
貝殼財經記者搜索看到,在社交平台上,不少博主或主播拋出DeepSeek炒股的造富故事,並以真金白銀實戰博眼球。其中,一位擁有13萬粉絲的主播宣稱投入100萬元實測DeepSeek薦股能力。而為了吊起投資者胃口,不少博主實時更新AI炒股經歷,高調宣稱「日爆賺6萬」「拿10萬元實盤試試DeepSeek在國內二級市場投資有多牛」「20w跟AI炒股,DeepSeek和Kimi哪個賺更多?」
不過,AI薦股也不全是報喜。一位博主發佈的公開信息中,第一天虧損1593元,並稱自己採納了DeepSeek、Kimi、科大訊飛星火、百度文心一言以及騰訊元寶幾個大模型推薦的股票,2月13日,僅元寶推薦的光線傳媒大漲,其餘幾隻個股均出現不同幅度的下滑。
儘管受挫,這位博主士氣不減,宣稱自己還會堅持跟蹤AI炒股。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這位博主跟著AI炒股出師不利,這一噱頭也未引起太多關注,目前只有一兩個網民點讚,其第一天發佈AI炒股經歷後就有網民留言:炒AI推薦的不如直接炒AI相關行業股票。
事實上,AI炒股並非最近興起,這一輪主要是因DeepSeek重燃熱度。貝殼財經記者和多位博主交流發現,分享AI炒股經歷主要是引流或起號(從0基礎開始創建並運營一個帳號),也有不少博主或主播打著相關旗號售賣AI炒股服務或課程。
「現在還有子彈能加倉的朋友要笑出聲了,2024年/2025年緊盯這個打法就可以了,那就是利用AI來炒股。」在某短影片平台上,「國誠財經大咖秀」等主播不斷推薦一款AI量化選股器。
貝殼財經記者按照提示添加了投研助理並領取了AI量化選股器,免費使用7天期間,記者接連收到這位助理髮來的信息。「今早發您5只,其中4只上漲,3只漲停,走勢清晰可見,都是盤前給您分享的!」2月13日上午,投研助理再度向記者發來信息稱,有學員2次報喜浮盈2.2萬元。
隨後溝通中,投研助理推銷起相關投顧服務,原價2999元/6個月現在優惠體驗價998元/12個月。「合作後有老師精選股推送,微信上直接給到您明確的股票代碼+買賣點建議,做心裡有底的交易。」
「正規軍」颳起AI投顧風,宣稱定製解套策略
實際上,博主跟風之外,AI炒股旋風同樣席捲了券商圈,併成為引流利器。
「還在為選股煩惱?擔心技術分析和價值理論太複雜?AI時代,讓智能助手幫你輕鬆選出潛力股。」銀河證券某營業部宣傳中,AI選股有著多個優點。貝殼財經記者諮詢時,銀河證券營業部從業人員也通過案例證明AI可以精準選股,「今天一隻漲停的股票,下降通道和買入信號都很清楚,就是用這神奇電波和主力跟蹤兩個指標(銀河證券財富星-AI投顧部分功能)。」
談及是否收費,上述從業人員表示,一般大客戶30天收費3888元,如果交易量小可選擇8.8元/筆。為了讓記者簽約,其表示可以先試試,不交易不收費。


投顧工作人員向記者發送的案例,顯示精準選股盈利。
在社交媒體上,國金證券也持續安利AI投顧服務,解套脫困成為一大噱頭。「如果你的股票被套,AI股票解套工具能為你製定個性化的解套策略」
貝殼財經記者調查發現,實際上,一些博主蹭DeepSeek熱點也是在為券商引流。一位分享AI炒股實盤記錄的90後博主告訴記者,自己用AI炒股已有多時且得勝率超過60%。而一番溝通後,他開始推薦「國金證券AI投顧」。
為了打動記者,這位博主稱,DeepSeek只能給大概方向,實際炒股還是靠AI投顧,並宣稱AI投顧買入賣出都給點位。隨後,他向記者拋出優惠價格,「在我這裏開戶可以給成本線萬分之0.854的佣金,也就是10萬塊交易收8.5元。如果資金量大也可以一次性簽約付費,三個月1099元,一年3688元。」

如今,DeepSeek爆火,不少券商借此引流開戶。「如果你只能開一個證券賬戶,會選哪家證券公司?」當網民把這個問題拋給DeepSeek時,AI經過一番「深度思考」後給出了答案:華泰證券。這也被華泰證券轉化為品牌宣傳素材。
為了證明「實至名歸」,華泰證券直接開啟「自誇模式」甚至調侃道:「不選華泰,AI都要跟你急!」。
AI薦股不宜神化,DeepSeek只是信息搜索工具
據瞭解,借助AI炒股牟利已經引起有關部門關注。日前,嶽塘公安反詐中心發佈消息稱,轄區趙女士於2024年11月底在微信影片號學習炒股時被「AI 炒股」 軟件的虛假宣傳吸引,先後分兩次共轉賬數十萬元用於購買軟件。嶽塘民警先後四次才勸醒她的「暴富夢」。
一直以來,監管對非法薦股行為零容忍。2024年12月,國家網信辦發文稱對網上金融信息亂象保持高壓嚴打態勢,會同相關部門處置一批從事非法薦股、非法金融中介等活動的帳號,清理金融領域引流類及誘導性違規信息,加大對無資質從事金融相關業務的網站及帳號的處置處罰力度。
自去年下半年以來,不少三方投顧機構因為直播踩「紅線」收到來自證監系統的罰單。2025年伊始,浙江、四川等地方證監局對證券投資諮詢機構繼續從嚴監管,均開出了針對投顧違規直播的監管罰單。
針對AI大模型薦股,市場對此持有不同觀點。當記者詢問DeepSeek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時,其回答稱,AI大模型的薦股行為背後核心價值與潛在風險並存,一方面AI在技術方面有優勢,數據處理、模型構建都更優秀,同時可以規避情緒干擾;另一方面,AI薦股還面臨數據時效陷阱、監管真空地帶等現實挑戰。
而當貝殼財經記者問及怎麼看待DeepSeek自己的薦股能力時,其委婉地拒絕回答,「對於這個問題,暫時無法提供詳細的回答。」
王德怡在採訪時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法律並未禁止用戶借助AI或DeepSeek炒股,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分析各種數據,預測市場行情,具有合理性。不過,AI技術尚在探索和發展的過程中,借助於工具不代表選股判斷會更加正確,因為AI分析的數據僅具有參考價值,不構成具體的投資建議,更不會有人賠償投資損失。
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夥人何大勇認為,DeepSeek在提供投資建議時,實際上降低了投資門檻,在某種程度上幫助人們更快地去瞭解市場,其分析邏輯也非常值得借鑒。從合規角度來看,通常薦股需要相應牌照,監管對投顧機構也有嚴格要求。DeepSeek並不屬於傳統意義上的投資顧問角色,目前也沒有涉及收費項目,更像是一個信息搜索工具,為用戶提供參考數據和信息。
「對於很多人來說,DeepSeek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並非用於直接決策。每一個理性的投資者都應該查閱多個數據來源,進行綜合分析。」何大勇認為,很多新興事物在初期階段都需要一定的運行時間來驗證其價值。鑒於該項目目前尚未收費,仍處於探索和發展階段,可以給予更多觀察的時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