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丨再見了童年的碰碰車和海盜船,陶然亭北門遊樂場將關停改造
本月底起,為進行區域改造籌備,陶然亭公園北門兒童遊樂場將停止運營,未來具體規劃方案確定後將及時公示。新京報記者獲悉,本次改造不包含雪山滑梯區域。作為北京孩子美好的童年回憶,此消息一出,引發了一波「回憶殺」。

-
現場
大部分遊樂設施仍在運行
從陶然亭公園北門進入,向右走100米,就來到了兒童遊樂場。遊樂場外的欄杆上設立了告示牌,稱公園北門兒童遊樂場自2025年2月底開始停止運營,進行區域改造籌備工作(不包含雪山滑梯區域)。
未進大門,就先聽到了歡樂鯊魚島設備運行發出來的鳥鳴聲,島上各種「飛禽走獸」不僅會叫,還會動,很受孩子喜歡。10點陽光正好,已有零零星星的家長帶著孩子來玩,彈跳小飛俠、自控飛碟、袋鼠跳等10多個遊樂設施中,總有2-3個設施一直處於運行狀態。

記者在售票處看到,每個項目單次價格在10-30元之間。一位孩子向管理員遞上了黃色的紙質票,坐上了豪華飛椅的座椅,管理員為他繫好安全帶,飛椅伴隨著他的笑聲起飛。

吳女士帶著孩子玩自己兒時曾經喜歡的旋轉木馬,聽說遊樂場即將停運,她多少有點失落感,「這是離家最近的室外遊樂場,希望改造後仍然保存遊樂場功能。」
王先生的孩子也喜歡在這兒玩,但他對於設施價格比較敏感,「二環附近的遊樂場價格都比較貴。孩子每次玩兩個項目,花費大概50元,如果一週來玩4天,就將近200元了。」一位餘姓阿姨帶著外孫女來玩,她有點擔心遊樂場關停後,附近沒有其他可供孩子遊玩的室外設施,她覺得這裏的設施雖然有點老舊,但價格較商場的偏低,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
講述
最接地氣的「遊樂場」
孩子們享受當下的歡樂時光,並不去考慮半個月後會去哪兒玩。反而是一大撥打小兒在南城長大的中青年,對遊樂場的關停流露出不捨之情,稱其為「時代的眼淚」。
田女士是一名90後,小時候,她的姥姥家住在菜市口,陶然亭公園是她最常去的公園。「那時,我生活範圍之內,有遊樂場的公園不是很多。像北京遊樂園那種較大的遊樂場,只有我過生日時,爸爸媽媽才會帶著去。」對她來說,陶然亭公園是最親民和親切的遊樂場。

夏天,媽媽經常帶她去陶然亭露天游泳池游泳,然後再去陶然亭公園的兒童遊樂場接著玩兒。不一會兒,她半幹的頭髮就會被風吹乾,但由於玩得太盡興,又會微微流些汗。
她記得,最原始的兒童遊樂場跟現在不太一樣,除了收費項目,還有很多免費的簡易遊樂設施,比如蹺蹺板、鞦韆等。「那時候的鐵藝鞦韆比較‘古早’,底座像個正方體的籠子,上頭沒有蓋兒,下面有兩個小洞,可以把腳伸出來。」她說,自己學會蕩鞦韆,就是在陶然亭公園。後來上學時鞦韆就已經不在了,回憶起來,她頗為懷念。

田女士上小學時,有一次,讀高中的姐姐帶她去陶然亭公園參加同學聚會,她幸運地在遊樂場的套圈兒遊戲中套到了一隻活兔子,「當時覺得遊樂場里好玩的太多了,可以玩上一整天。而且價格也不貴,每個項目門票是5元。」她說,媽媽每次帶她去玩時,往往只允許她玩兩個項目,她就會好好精挑細選玩一番。
戀愛後,田女士和男友一起去陶然亭公園散步,不自覺就逛到了兒童遊樂場。雙方分享彼此兒時玩過的項目,感覺填補了對方兒時的記憶。
「現在想想,遊樂場這個詞挺接地氣的。」在田女士印象里,只有陶然亭公園、龍潭湖公園和天壇公園裡面那些才算是遊樂場。它們只專屬於公園里的一小片地方和區域,不算太大,但是對小朋友們來說也玩兒得開,可以滿足許多「還沒見過什麼大世面的快樂」。
「迪士尼、環球渡假區,對小時候的我來說都太遙遠了,有的甚至聽都沒聽過。而陶然亭公園的這個遊樂場,就是許多人小時候對於‘遊樂場’的最初印象。」田女士說。

-
又愛又怕的「童年陰影」
據一位參與遊樂場管理的人士介紹,1986年,她被派到陶然亭工作時,遊樂場已有一些零零散散的電動遊樂設施,此後又陸續引進了碰碰車、章魚、海盜船、金魚戲水、雙人飛天、颶風等設備,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此後的40年里,設備換了一茬又一茬。
少年時期家住菜市口鐵門胡同的張先生回憶,陶然亭在上世紀整個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是所有南城孩子的「後花園」。不少小學低年級一組織春遊,便就近去陶然亭公園。「著名的‘大雪山’就不提了,現在要關停的飛椅、旋轉木馬也是很多孩子的珍貴記憶。」
張先生尤其提及了碰碰車,雖說記憶有些不堪回首,「到現在,碰碰車都是我的童年陰影。陶然亭公園在北京很早就引進了碰碰車,我當時第一次見都看傻了,心說怎麼會有這麼好玩兒的項目,拿著珍貴的零食錢排著大隊去玩兒,排了得有一小時。」
結果他上車後不知道該怎麼踩油門,更不知道怎麼倒車,車沒兩秒鍾就一頭紮進角落里不動了,「我打小兒又害羞,明明都要急哭了,還只能假裝就是故意要紮進角落不想挨撞,就這麼一直到結束,估計被圍觀的都當成土老帽兒了,尷尬得不行。」

田女士也對遊藝設施記憶深刻。「都說朝陽公園的落日飛車很火,其實陶然亭公園很早之前就有類似的飛椅項目,只是沒那麼高。吊起來的椅子在空中轉圈兒,挺刺激的。」

海盜船則是她的童年噩夢。「一開始玩兒的時候,我坐在船中間,覺得這個東西平平無奇。後來聽人家說坐兩頭特刺激,就試了一下,結果噁心得不行。」後來她再看海盜船,有種又愛又怕的矛盾心理,「總感覺它在威懾我。」小時候常去陶然亭公園玩的北京市民樊女士也說,坐在海盜船的首尾,擺動幅度最大,大人小孩的尖叫聲會隨著擺動此起彼伏。
-
追訪
區域改造不包含雪山滑梯
和所有的孩子們一樣,田女士印象最深的還是兩座雪山滑梯。如果自己去玩,她一度只敢嘗試坡度更緩的「小雪山」,「要去滑‘大雪山’,得有哥哥姐姐帶著。女孩子穿裙子怕走光,媽媽還特意給我帶著一個墊子。」

當時,她覺得陶然亭公園很大,雪山滑梯也很大、很寬,真的像一座雪山。「當時的孩子很皮實,前赴後繼地往下滑,下面的還沒起來,上面的又滑下來了。如果不小心撞到了,大家都是哈哈一笑,繼續開開心心地去玩了。」記者今天在現場看到,「大雪山」滑梯下方有身穿工作背心的安全員,確保孩子們的安全。
80後王女士也對「大雪山」的寬度記憶猶新,「可以容納三個孩子同時滑下來。孩子們根本玩不膩,滑下來後還要去隊尾排隊。久而久之,平滑的滑梯被滑出了兩道印跡。」
讓80後、90後感到慶幸的是,此次區域改造不包含雪山滑梯區域。
在田女士看來,在大型遊樂園盛行的當下,老百姓身邊的公園還是應該為小朋友們開闢一處玩樂的場所,大家不用排太久隊,就可以開心地玩一下午,也為童年保留一段美好的回憶。
記者從陶然亭公園獲悉,此次遊樂場停止運營的原因是合約到期。借此時機,公園將依據總體規劃,重新規劃設計。未來該區域改造後是否將保留遊樂場功能?工作人員表示,規劃轉化為具體實施方案還需要過程,未來具體規劃方案確定後將及時公示。
新京報記者 張璐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