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地區不止三省,還有這兒

新華社呼和浩特2月18日電(記者王春燕、魏婧宇、連振)橫跨「三北」,東西直線距離2400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人們常會這樣描述內蒙古自治區在地形上的廣袤與狹長。而跨入「三北」中的東北部分,正是內蒙古東區地區。

這是2024年8月8日拍攝的興安盟烏蘭毛都草原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這是2024年8月8日拍攝的興安盟烏蘭毛都草原風光(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內蒙古東區地區,包括呼倫巴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和錫林郭勒盟,共5個盟市。

明明就在內蒙古,為什麼說跨入了東北地區?

因為在國家實施的東北振興戰略中,政策覆蓋範圍就包括東北三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東區五盟市。

其實,打開地圖看一看就能發現,內蒙古東區地區距離東北三省就是「一抬腿」的距離。

呼倫巴爾驅車到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1500多公里,到哈爾濱只有700多公里。從興安盟坐火車到呼和浩特,最快要18個小時,到長春只要3個多小時。通遼到瀋陽更是只有3個多小時的車程,一腳油門就能到瀋陽過週末。

不止是地理位置,內蒙古東區地區與東北三省還有更加密切的聯繫和神奇的淵源。

——同住一個嶺。

「高高的興安嶺,一片大森林。」

巍巍的大興安嶺蜿蜒南下,勾勒出東北地區的山川脊樑,塑造了內蒙古高原與東北平原的輪廓。

2024年11月11日在內蒙古呼倫巴爾市紮蘭屯市拍攝的紅毛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2024年11月11日在內蒙古呼倫巴爾市紮蘭屯市拍攝的紅毛柳(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大興安嶺呈東北-西南走向,排布了數萬座海拔在1100米至1500米之間的山峰。大興安嶺的最高峰,是位於內蒙古赤峰市的黃崗梁,海拔達2029米。

不只是最高峰,大興安嶺70%的面積都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是內蒙古高原與鬆遼平原的分水嶺,總面積達32.72萬平方公里,其中內蒙古境內約有24萬平方公里。

不論生活在黑龍江還是內蒙古,都可以親切地說一聲「我們都是嶺上人」。歷史上的鮮卑族、蒙古族等,就是從這裏走來,遊牧文化、漁獵文化與農耕文化在此交往交流交融,成為中華歷史一部分。

——共飲一江水。

東北地區江河資源豐富,這些河流不僅滋養了東北大地,還承載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見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與變遷。

2024年7月2日,遊客乘車在呼倫巴爾市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遊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2024年7月2日,遊客乘車在呼倫巴爾市額爾古納國家濕地公園遊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貝赫 攝

從大興安嶺發育出的額爾古納河、黑龍江、鬆花江、嫩江等河流奔流而下,哺育了肥沃的黑土地,使之成為中國糧倉。若是溯流而上,尋找這些大河的上遊,那就將來到內蒙古東區地區。

澆灌出鬆嫩平原的嫩江,其發源地位於內蒙古境內大興安嶺伊勒呼里山的中段南側。嫩江左岸支流在黑龍江省境內,右岸支流主要由內蒙古流入。

嫩江流域內包括內蒙古呼倫巴爾市、興安盟,黑龍江黑河、綏化、齊齊哈爾等地以及吉林的白城,均是主要的糧食產區。滾滾嫩江水,澆灌著黑吉兩省的稻田萬頃,也滋潤著內蒙古東區地區的玉米高粱。

溫順清澈的西遼河,積澱著時間的力量向前流淌,在遼寧省昌圖縣與東遼河彙合,始稱遼河。西遼河有兩大支流,其中之一的西拉木倫河,發源地便是在內蒙古克史堅尼亞騰旗大紅山北麓。

西遼河及其支流流經的地區,有克史堅尼亞騰怪石嶙峋的花崗岩石林,有水草豐美的高爾沁草原,也有「共和國工業長子」遼寧。一住遼河頭,一住遼河尾,西遼河畔,千里同風。

——攜手迎來文明曙光。

時間的力量為遼河增添了文明的厚度。

內蒙古赤峰市城區東北郊有一座赭紅色的山峰,蒙古語名為「烏蘭哈達」,意為紅色的山。赤峰這座城市因此得名,紅山文化也因此得名。

這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元寶山積石塚遺址出土的玉龍(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距今約6500年至5000年前,紅山文化在遼河流域發展壯大。赤峰是紅山文化的命名地,已發現700多處紅山文化遺址。而遼寧朝陽的牛河梁紅山文化壇、廟、塚三種遺址,更是讓世界矚目。

主要生活在遼河流域的紅山先民們,攜手迎來了中華文明的曙光。以前考古界一度認為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主要源頭,但紅山文化的發現,使中華文明史的研究開始由中原地區拓展到燕山以北,中華文明的形成時間也由過去認為的距今4000年提前到距今5000年。

作為紅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有著「中華第一龍」美譽的紅山玉龍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早期的龍形象,印證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