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跌回穩趨勢延續 1月南京、成都等強二線城市新房房價領漲
2025年開年,各線城市房價走勢如何?2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25年1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顯示,一、二線熱點城市穩步邁入「止跌回穩」。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王中華解讀稱:「2025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略降;一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續收窄。」
二線城市新房房價環比一年半來首次「轉正」
今年開年,二線核心城市房價呈現「止跌回穩」態勢,這是1月70城房價數據的最大亮點。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為2023年6月以來首次上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對比發現,南京、成都1月份新房房價環比增幅均上漲0.7%,位居全國第一。此外,寧波、武漢、無錫等二線城市新房房價漲幅也居於5%(含)之上。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稱:「二線城市新房價格環比由持平轉為上漲0.1%,是自2023年6月以來首次轉正,這一變化值得關注,尤其是南京、杭州、成都、武漢的回升動力更強,也是本輪復甦的帶頭城市。」
同時,一線城市新房房價也維持回溫態勢。1月份,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下降0.4%,廣州持平,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6%和0.2%。
「樓市繼續暖冬行情,但熱度有所降低。」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一線城市出現了連續4個月上漲,但隨著價格的上漲,購房者開始出現分化,部分購房者再次開始觀望,在此情況下,2025年1月份一線城市的房價漲幅開始放緩。」
從房價漲跌城市數量來看,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有24個,比上月增加1個;二手住宅環比上漲城市有7個,比上月減少2個。

改善型置業仍佔主流
「往年進入到春節前都是市場的淡季,熱度下滑明顯,但由於2024年年底翹尾行情,帶動市場熱度在1月依然保持一定高位。」張波表示。
細化來看,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分類指數顯示,包括上海、天津、南京等多個城市144平方米以上新房價格上漲幅度都較為明顯。另外,據安居客重點監測的全國重點66城來看,120-150平方米、150-200平方米、200平方米以上四室及以上戶型的熱度佔比仍然維持向上的趨勢,改善型需求維持上升態勢,保持著良好的韌性,並將在今年持續。
從二手房市場來看,1月份,一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比上月回落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上漲0.1%、0.4%和0.4%,廣州下降0.2%;二線城市二手住宅環比下降0.3%,降幅與上月相同;三線城市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0.4%,降幅也與上月相同。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分析稱:「二手房方面,進入1月份,由於臨近春節,二手房業主和買家交投情緒減弱,機構監測的1月份重點城市二手房交易下滑在30%-40%。加上去年四季度二手房交易非常活躍,釋放了前期積蓄的需求,導致這一時期願意交易的,都是急於換房或出手的業主,從而使得二手房價繼續下跌,一線城市漲幅收窄。」
業內:樓市「小陽春」可期
隨著冬去春來,樓市也將迎來傳統的「小陽春」節點。今年,「小陽春」行情會如期而至嗎?
張波表示:「總體來看,2025年市場逐步回暖,熱點城市有望出現‘小陽春’。政策方面如利率下調、城中村改造是關鍵。1月房價顯示,市場呈現弱復甦態勢。需要注意不同城市的分化,但市場總體止跌回穩的方向不變。」
張大偉預計:「從整體看,2025年樓市的需求、購房者的收入和信心都還需要一定時間恢復,還在逐漸見底過程中。1-2月市場淡季疊加政策井噴後的空窗期,市場有波動的可能性,這意味著當下市場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在3月份也有望出現‘小陽春’。」
「前期政策不僅促進需求釋放,也帶動新房和二手房交易的循環,同時近年來大量供應改善型‘好房子’地塊,供給端有望帶動需求釋放,加上增量政策預計將在今年快速落地,包括專項債發行加速、專項借款投放加速,重點城市城中村改造、土地收儲等都在提速,不僅從源頭上去庫存,而且為需求帶來新生力量,這些利好都為後續房價穩定提供支撐。」李宇嘉表示。
「下一步,房價的穩定還需要增量政策盡快落地,推動存量盤活、去庫存、城中村改造等,給交易帶來源頭活水,這是2025年房價止跌回穩的關鍵。」李宇嘉補充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徐倩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