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港影像誌㉘|田園詩畫繪瓊崖
編者按:從空中俯瞰海南島,如同一顆溫潤的翡翠,而散落在山海之間的古樸村落,如同鑲嵌其上的文化明珠。本期地理海南,為你打開一幅「慢海南」的村落秘境畫卷。

在海南島北部,火山岩分佈廣泛。火山噴發形成的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及玄武岩等,由於長期風化,表面普遍泥地化,加之流水作用影響,沙泥堆積處土質疏鬆,易於耕種,人類在此聚居,由此形成了村落。

澄邁美榔村便是一座用火山岩砌築的村落,是瓊北火山地區的一處典型村落,始建於南桑治時期。村落圍繞水塘而建,古民居大多採用合院式佈局,外牆用火山岩建造。不僅如此,村落里還用石頭鋪路,石頭圍牆,石頭造房,石門石缸,石槽石盆,與火山岩地形地貌融為一體,形成了獨特的人文風光。

位於萬泉河下遊的瓊海市博鼇鎮留客村,得益於優越的地理位置,一度水運發達,商賈雲集,也是海南著名僑鄉。
當地縣誌記載,留客村位於瓊東第一大河萬泉河水路和瓊東唯一官路的交會點。往來客商,遇風雨或者洪水氾濫,過不了河被滯阻,便在此處歇腳留宿。久而久之,「留客」也因此得名。
現如今,那些見證著歲月流轉的古渡口、古驛道、古宅院依舊保存完好。漫步留客村,腳下是古樸驛道,抬頭是寶瓶欄杆。在這裏,人們不僅可以觀賞富有僑鄉特色的舊居宅第,還可以漫步萬泉河邊,品讀古渡歷史,領略恬淡閑適、令人嚮往的田園棲居。

在海南島中部,隱藏著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世外桃源」——五指山市毛納村。毛納,意為「厚重」,象徵著這個群落深厚的文化底蘊。
毛納村靜臥在雄偉的五指山麓,四周熱帶雨林茂密,宛如一片綠色的海洋。每當清晨,第一縷陽光溫柔地穿透樹梢,金色的光芒便灑落在一座座傳統建築上,為整個村落增添了一抹絢爛的色彩,顯得寧靜而和諧。

火山與海洋的碰撞,醞釀出群居的獨特風土。
人類以竹木為骨、茅草為帆,將避風遮雨的智慧凝固為建築形態。

當現代文明叩響古村的門環,海南的村落正書寫著傳統與現代交融的嶄新篇章。這些浸潤著海風與故事的村落,既是海南文化的基因庫,也是現代人尋找精神原鄉的棲居地。

來做半日島民,把匆忙卸在村外,讓時光慢慢沉澱成記憶里的珍珠。

總策劃:牛曉民
執行策劃:曹健 張傑 於偉慧
統籌:王凱 桑治國強 張蘇民
文案/主編:吳維楊
版式設計:張少華 楊千懿
檢校:張媚 符發
責任編輯:張雯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