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夏糧六連增背後 原來它這麼「麥」力
眼下的荊楚大地,田野上小麥綠意盎然,茁壯成長。湖北小麥麵積約1600萬畝,作為湖北冬春糧食生產的C位擔當,據國家統計局公開信息,從2019年開始,湖北夏糧生產就走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曲線,實現6年連續增長,這其中,小麥是湖北夏糧可以實現六連增的最核心支撐。
荊楚大地上的「明星麥」
湖北是全國11個小麥主產省之一,在農業生產中,湧現出了一批「明星麥」。
最值錢小麥:墾麥58
由省農科院糧作所等單位育成,含抗赤黴病主效基因Fhb1,創湖北稻茬小麥高產紀錄。湖北農發種業集團與育種單位戰略合作協議門檻費與提成均創下省內新高,分別達200萬和2000萬。
最受歡迎小麥:鄂麥006
助力家庭農場千畝稻茬麥多年獲得豐收,已成為省區域試驗對照品種,結束了外省品種做對照的20多年歷史。
最好吃小麥:鄂麥590
獲評全國產業發展大會優質麵包小麥品種,正由鄂科華泰大面積推廣。
最抗病小麥:襄麥12
由襄陽市農科院選育,聚合了多個抗赤黴病基因,中抗赤黴病,慢條鏽病。
最高產小麥:楚襄1號
由湖北扶輪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育成,高產潛力畝產超過700公斤。

省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朱展望告訴長江雲新聞記者,過去10年,在各級科研項目的大力支持下,湖北小麥育種事業取得長足進步,以省農科院糧作所為例,小麥育種規模較10年前增加了10倍,培育出了多個市場急需小麥新品種;湖北自育品種的競爭力得到大幅提升,「十四五」以來,湖北省審定小麥品種65個,其中自主選育品種56個,佔比高達86%,湖北小麥品種兼抗赤黴病和條鏽病,耐後期高溫,安全性高,市場認可度高。
湖北麥成為全國麥價風向標
湖北小麥成熟上市早,是全國小麥市場流通價的風向標。湖北新麥成熟上市較黃淮海及北部麥區早近一個月,開秤價是全國小麥流通價的風向標,在我國北部地區新麥上市時,湖北產小麥已完成後熟,可供外省配麥使用。

湖北也是我國優質中強筋和優質弱筋小麥優勢產區,南部地區適宜發展優質弱筋小麥生產,北部地區適宜發展優質中強筋小麥生產,局部地區適宜優質強筋小麥生產,可滿足不同加工需求。隨著武漢熱乾麵、襄陽牛肉麵等地方特色面製品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湖北小麥生產正加速和第二產業實現產業鏈融合發展。
朱展望介紹,我省小麥生產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湖北800萬畝稻茬麥蘊藏巨大的糧食增產潛力,目前正開展多學科聯合攻關,挖掘稻茬麥產能;湖北也是我國低海拔小麥主產區最南端,實現該地區小麥單產大幅提升,對全國糧食增產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種好這株麥苗!湖北農科教部門聯合,以抗逆豐產增效為目標,先後製定了《湖北省稻茬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規程》、「三優兩增一穩」大面積單產提升技術等10多項地方標準和主推技術,推進小麥規範化種植。當前湖北正在加大小麥品種、栽培、植保、農機相關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力度,以科技創新、技術更新和經營革新為抓手,培育農業新質生產力,奮力打造更高水平「荊楚糧倉」,為全國糧食增產豐收做出貢獻。
(長江雲新聞記者 張項青 老河口台 通訊員 謝婭)
責任編輯 張智美子